第62章 老同學相見(1 / 2)

作為計劃財務部經理的張如山,他雖然認為推行公務用車改革有重要意義,但反複向華念平強調,要想在現有體製下真正推行車改,實在是困難重重。

華念平說:“目前的現行體製,在運行和治理上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公認的成本高、效率低。但我始終認為,隻要根本的目標,在於讓民眾信任和滿意,因此體製弊端也好、管理缺陷也好,完全能夠通過自身改革,不斷取得良性進步!”

他看了一眼姚勇,說:

“姚主任剛才提到京城,以及昆、杭等地車改沒有成功,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可以借鑒參考的經驗教訓,並不能說全是壞消息。剛才,我與黃春融常務副總經理討論時,已經分析了上級對深化公車改革的政策和積極態度,關鍵是要出台一個怎樣的具體方案。”

在分析了公車改革的背景和麵臨形勢,華念平最後定調說:

“我們必須看到公車改革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淮上市和恩源集團即使現在不做,以後總有一天必須去做。既然我們已經麵臨改革的一條必由之路,我認為越早越好。我心裏的車改原則,就是要有利於方便工作、提高效率,盡可能地節省每一分錢的開支。至於具體實施方案,必須結合淮上市、恩源集團實際,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不搞形式,不搞走秀!”

姚勇和張如山見華念平似是早有決心,推行車改的態度非常堅決,表示願意尊重華專員的指示。

黃春融也表態說,恩源集團公車數目龐大,並且使用效率低下,私用現象嚴重,他分管資金預算,對“三公”經費屢屢超出管控,一直很是頭疼,所以讚成華專員提出盡快推動公車改革的想法。

但他卻是很擔心,因為公車改革還會波及到地方上的機關,勢必牽一發而動全身,不但阻力大,還會產生負麵影響。

所以黃春融提議,為慎重起見,由規劃發展部主任姚勇、計劃財務部經理張如山,各牽頭拿出一個車改方案初稿,分送班子成員聽取意見,最後彙總室拿出一個總體實施方案,不僅要提交集團會議反複研究,還要征求淮上市地方的意見。

華念平點頭表示認可。

第二天,華念平、黃春融、郝程三人下午同乘一輛汽車前往省城。他們沒有見到章尃之,因為他昨天就已經出發前往京城開會去了。

三人商量一下,覺得在沒有向章尃之彙報之前,不便把卓飛文化建設廣場的分歧意見,直接捧給省裏的主要領導,所以隻好在與常秋田董事長見麵商議以後,再做出決定。

在省裏樓下大廳,一位走路姿勢堅拔,跟在他們身後的四十來歲男人,突然疾步向前,在華念平的肩上輕拍了一下,問:“你是華念平吧?”

華念平回過頭來,覺得他有些麵熟,但一時沒有想起來是誰,問:“不好意思,你是——”

那人笑道:“我叫陶海亮,你還記得同班女學生洪芳吧,她是我的妻子!”

華念平立刻記起,眼前這個自稱陶海亮的人,原來是十多年前經常見麵並在一起吃過幾頓飯,班裏女同學洪芳那位被稱作陶中尉的男友。

陶海亮說,那年洪芳京大畢業後被分配到這個省裏工作,如今是省裏主要領導的經濟工作秘書,他本人在洪芳畢業分配後的第二年,也作為退伍轉業幹部跟了過來,現在的職務是省紀監委的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