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大結局)(1 / 3)

奉天殿內外,百官侍立,鼓樂齊鳴,朱棣已經來了,身著龍袍,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笑看著下方。

十多年的心願終了,今日的他,心情大好。

湯宗提著官服前襟,喘著粗氣,一臉悲傷跑來,腦中還回蕩著紀綱的叫喊,“湯老兄,你保重......”

已經到了奉天殿邊緣,他尚不自知。

幾個負責守衛的大漢將軍舉著金瓜將他攔住,“什麼人?!私闖皇家禁地!”

他們壓根就不認識湯宗。

湯宗木然抬頭,見是錦衣衛,急忙放下前襟,露出胸前補子,喘著粗氣,“我是......我是太子太保湯宗,快......快帶我麵見皇上......”

“太子太保?為何不上朝,卻在這裏?”那大漢將軍一臉肅然問道。

湯宗焦急不已,大喊道,“有人......有人要刺駕,快帶我去見皇上!”

最後一句幾乎是嘶吼。

幾個大漢將軍麵麵相覷,但最終還是架著他去往奉天殿。

路過殿前廣場,侍立的百官見狀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皇上,皇上......快點離開......救人......救人哪......”被大漢將軍架著,湯宗口中尚且呐呐自語。

到了奉天殿,眼見湯宗幾乎是被錦衣衛抬著進來,能入這奉天殿的朝廷四品以上重臣更是麵麵相覷,朱棣也驚訝地站了起來,“愛卿,你......你這是怎麼了?朕方才還說怎麼不見你。”

兩個大漢將軍將湯宗放下,湯宗年紀太大,又是一路奔來,一時間竟然直不起上身跪下,隻能焦急向前爬了兩步,急切道,“皇上,皇上,有人要刺駕,這奉天殿下都是火藥,趕快離開啊......”

“啊,有人要刺駕?”

“地底下有......有火藥?”

“......”

湯宗話一出口,百官頓時先亂了起來,個個神色驚疑惶恐,不由自主地都看向了腳下。

工部尚書師逵突然站出來,“皇上,湯大人是一派胡言,這皇宮是臣督建,這奉天殿地下有火藥,臣都不知道,他如何知道?”

湯宗哪裏有空理會他,咽了咽口水,緊接著道,“皇上,臣所言句句屬實,請皇上趕快離開這裏。”

說完痛哭道,“紀指揮使在觀星台一人對戰數百人,臣才能逃出來稟告,請皇上趕快派人救他呀......”

“紀指揮使?”

“難怪他不在此,難道湯大人所言是真的?”

“......”

奉天殿內又是一片驚慌。

龍椅旁邊的黃儼聞言眼珠子一轉,趕忙道,“主子,主子,無論湯大人所言是否為真,主子快快離開這裏吧......”

但奇怪的是,奉天殿內,唯一不顯驚慌的,反而是高高在上的朱棣。

他聞言看了看黃儼,又看了看焦急不已,痛哭流涕的湯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短須,反而坐了下來,抬頭看向了師逵,顯得極為鎮定,“你說湯宗是一派胡言?”

師逵一愣,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心中一陣慌亂,身體微微發抖。

湯宗同樣一滯,不明白皇上為何會是如此冷靜反應。

朱棣看著他,“愛卿不用擔心,朕已經派人去觀星台了。”

湯宗莫名其妙地看著他,心裏多多少少有些明白過來,他這才想起,自己從觀星台奔來時,身後並沒有賊人追趕,而且到現在,這奉天殿下麵的火藥也沒有點燃炸開。

“報——”

忽然,一個傳令兵匆匆奔進來,跪下道,“稟皇上,英國公、右軍都督張輔已率軍在新京北防線擊潰北元丞相阿魯台大軍,斬首三萬,阿魯台北逃。”

“什麼,這是,這是怎麼回事?”

“是呀,阿魯台怎麼敢南下犯我大明?”

“......”

百官之中又是一陣議論紛紛,個個臉上寫著疑問。

“報——”

“寧陽侯率五軍營在新京之北的房山伏擊了江萬的山西都司反賊,斬殺六千人,餘部投降,江萬自殺,劉福通被擒,正押往新京。”

“啊,這......這又是怎麼回事?”

“劉福通,哪個劉福通?”

“......”

百官未明白,湯宗卻是徹底明白了,朱棣其實什麼都已經知道了,而且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

他趴在地上,努力抬頭看著朱棣,心中莫名,這是怎麼回事,皇上是如何提前得知的?

想起紀綱,他不敢多想,急忙雙手撐地磕頭道,“皇上,那紀指揮使......”

朱棣低頭看他一眼,沒有說話,轉頭看向百官,突然笑了笑,“你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說完突然眉頭一皺,眼神一低,大喝一聲,“可朕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都知道!”

嘩啦啦——

朱棣話音剛落,突然上百個錦衣衛從殿外湧了進來,將百官團團圍在中央。

朱棣轉頭看向一邊的曾翔。

三角眼,臉上一根毛都沒有的司禮監秉筆大太監會意,笑眯眯走出,經過早已目瞪口呆的黃儼身前,低聲笑道,“幹爹,得罪了。”

他來到眾人身前,神氣地一甩佛塵,“司禮監掌印大太監黃儼,工部尚書師逵,北京道監察禦史邱良,順天府府尹許奉......”

他一個個念出名姓,每念出一個,錦衣衛上前,就將那人拿下,跪在大殿之前。

此時的他們,也都已經明白了,高高在上的朱棣其實什麼都知道,他們一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麵色慘白,也不大聲喊冤。

百官嚇得不敢做聲,渾身打顫,連頭都不敢抬,生怕被叫到名姓。

最終,稀稀拉拉的被錦衣衛拉出來十幾個。

朱棣站起身來,走下金鑾座,來到這些人身前,“真是沒想到,朕的朝廷裏,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反賊。”

他忽然冷漠笑了笑,“可惜你們螳螂捕蟬,卻沒想到黃雀在後,早在三年前,應天府刺駕案和順天府鼠疫發生的同時,朕就已經從曾翔口中得知了你們的圖謀不軌,朕聽從了曾祥的辦法,將計就計,派人混入你們之中,得知了你們在這北京新都所做的一切,你們以為今日這奉天殿下麵的火藥能將朕和一幹文武百官統統炸死,將這大好的大明永樂朝覆滅,卻不知那引線早已斷掉了!”

原來,在朱棣第一次想要召見湯宗問罪三法司會審結果那一夜,曾翔麵見朱棣,還請求朱棣屏退左右,其實說的便是在北京新都發現的陰謀。

也就是那一夜,將計就計的計劃也就此定下了,故此湯宗麵聖並沒有成行。

地上的湯宗聞言,徹底明白過來,他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

他一切都明白了,刺駕案朱棣不知道,但北京行在的這樁巨大圖謀雖然他自己曾苦思不解,但朱棣卻是從一開始便清清楚楚,之所以一直隱忍不發,就是要趁著劉福通和傅洽的這次陰謀,布下反手,將一眾賊人一網打盡。

所以他才會在遷都之前北征,目的其實不是要追殺北元餘孽,而是要布置下應對阿魯台大軍和江萬反賊的防備後手。

甚至昨夜自己和紀綱在觀星台被俘,以及今天紀綱帶著自己拚死殺出,也是在朱棣的眼皮子底下,而之所以沒有相救,其實就是時機未到,怕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