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晉封(2 / 3)

次日,皇帝曉喻六宮,晉封蘇貴人為嬪,賜號"純"字。到了傍晚時分,風雪已停,天際隱約露出霽色,皇帝散了朝,在廊下立了半會,方進暖閣。景桃伺候皇帝換下玄色繡金龍紋大氅,取下風帽,正欲退下,皇帝忽而道:"景桃,你留下。"

景桃不知何事,屈了屈膝,問:"主子有何吩咐?"

皇帝穿著寶藍綢袍,腰係吩帶,略顯身形消瘦。他立在檀木大案幾前,提筆寫著年下賜與朝臣的福字,慢裏斯條道:"你在朕跟前伺候多久了?"

景桃恭謹回道:"從十三歲入寶親王府至今,已有八年。"

皇帝點了點頭,道:"朕身邊的老人並不多,你算是最久的。"

景桃不知聖意,不敢胡亂回話,靜靜垂首站著,謹聽聖訓。皇帝寫了幾張字,隨手擱在旁處晾曬,道:"純嬪有孕,朕不放心別人。你明兒起便去翊坤宮伺候,所得份例、穿戴、賞賜依舊由養心殿支出,待純嬪生產了,你再回養心殿當差。"

景桃怔忡,猜了個大概,小心說道:"奉茶房沒人接手,奴婢擔心主子吃不慣別人泡的茶。"

皇帝擱了筆,挽起箭袖,道:"朕會看著辦,你放心去吧。"又道:"純嬪所吃所用,你皆要細細看管,若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先來稟告朕,自有朕做主。"話已至此,景桃再無推脫之話,隻得忍著心驚道:"奴婢遵旨。"

出了暖閣,吳書來湊臉上前,道:"萬歲爺跟你說什麼?"

景桃扭身往茶房走,沒好氣道:"說什麼,也跟你沒有關係。"

吳書來諂媚道:"禦前之事。事無巨細,我是總管太監,怎會與我無關?"景桃思及自己往後去了慶雲齋,必然有許多事要倚仗吳書來,便緩了語氣,道:"萬歲爺讓我去慶雲齋伺候純主子。"

吳書來眼珠兒轉了轉,哎呦一聲,拍著膝蓋道:"這可是大喜事,萬歲爺器重你啊!我可是求也求不來!"

景桃橫了他一眼,道:"若不然,我去跟萬歲爺求求情,讓你去慶雲齋得了。"

吳書來嘿嘿笑了兩聲,道:"你可真愛說笑,我懂什麼,去了隻會幫倒忙。"他自個端了茶幾上的溫水,吞了兩口,道:"你可別小看純主子,如此下去,還不知飛黃騰達成什麼樣子哩。"

景桃冷笑道:"她要是真能飛黃騰達倒好,我怕的就是半路出了什麼茬子,牽扯到我..."

她知道皇帝的意思,是讓她護佑純嬪肚中的龍子,當翊坤宮的眼線,震懾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另一層說,若是龍子有個三長兩短,她也就小命不保了。

雪後大晴,金輝般的晨陽如濃彩傾潑,照在鐫花玻璃窗上,溢出繽紛流離的光芒。天際湛藍,薄薄的浮著幾絲淡雲,底下朱牆紅瓦,映襯著數株蒼古清秀的青梅,暗香幽幽彌散,沁人心脾。

爾綺喜氣洋洋的站在廊下,引著內務府的太監往屋裏搬東西,有康熙三十年製的紫檀木繡金屏風、江寧織造貢的綾羅布匹,亦有鑲嵌寶石的蠟台、黃金做腳的大沐盆子,零零總總的十餘箱物件,通通擺在大廳中,直叫人眼花繚亂。

時至今日,青橙才由衷的感受到後宮所謂的聖寵。

景桃卷了鋪蓋入屋給青橙磕頭,海安知她是禦前的人,此番前來,是授皇帝旨意,遂不敢怠慢,笑道:"主子,景桃來給您請安了。"

青橙穿了一身米色倭鍛夾襖長裙,袖口處露出寸來深的白狐狸毛,徐徐笑道:"可要勞煩你一段時日了。"

景桃知她性子寬厚,待下人極善,磕了頭,陪笑道:"主子客氣了。"

青橙道:"其實我這兒人手也盡夠了,早上內務府又遣了四五個奴才來,我都沒處使,隻得讓他們看管著瓶兒、鍾啊之類的物件。"

景桃忙道:"奴婢既來了慶雲齋,眼裏心裏便隻有主子一個。無論當什麼值,謹聽主子教誨。"

青橙笑道:"如此自然是好,屋裏有海安和爾綺伺候,你就看管著廚房罷,再有裏裏外外的事,偶爾幫襯幫襯便是了。"

景桃行了深蹲禮,低眉順眼道:"奴婢遵命。"

一時外頭有人高稟:"皇上駕到!"

屋中眾人忙往兩側屏立,青橙才起身,皇帝已然入內。朝廷有總督遞折子,說蕪湖去年動的土木竣工了,皇帝心情甚悅,見青橙嫋嫋迎接,愈發高興,上前便將她攬在懷裏。望著滿屋子的東西,咬耳道:"還有什麼缺的,盡管說來,朕通通賞你。"

青橙忸怩著掙脫,低聲道:"她們都瞧著呢。"

皇帝揚了揚臉,屋子裏拾掇的宮人皆退了下去,景桃卻身而走,到了檻邊方敢抬了抬眼,見皇帝牽著純嬪往東間去,麵上言笑晏晏,半分不似在養心殿那般疾言厲色,心裏暗暗一驚,更加謹慎了十分。

四下沒了人,青橙方道:"景桃是養心殿的人,就算你讓她過來,我也不敢用力使。再說,別人還不知要傳成什麼模樣,太後那裏,非得說我逾越不可。"稍稍一頓,嬌嗔道:"我知道皇上的心思,可如此大張旗鼓的,反叫人側目。"

皇帝捏住她的下巴,觸手滑膩,笑容滿麵道:"哎呦呦,朕為你費勁心思,你還要埋怨朕。"

青橙眼光流轉,輕輕歎了口氣,道:"我並不是要埋怨皇上。隻是聖寵太過,令我有些惶恐。"她麵窗而立,陽光洋洋灑灑的落在她臉上,襯著滿頭烏絲,越發映得肌白如雪,麵如瑩玉。

皇帝見她雙眸清澈見底,秋水般爍爍有光,道:"朕是大清天子,喜歡誰掛念誰,難道還要看別人臉色不成?"稍頓,又撫了撫她的背,道:"朕知道你惶恐什麼,隻是,你若想長長久久的呆在朕的身邊,就必須知道帷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