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就能興旺。
雖然父親個性老實,母親大字不識一個,但薑啟默覺得自己家是全天下最好的家庭。
潑辣的母親在那段特殊時期裏麵保護了家庭,老實的父親默默承擔起賺錢養家的責任,爺爺的敦敦教誨更是把薑氏的家族式教育傳承了下來。
有了這種家庭,美國即便是個龍潭虎穴,已經少年初長成的薑啟默也敢闖蕩一番。
吃過早飯,稍作等候,叔叔薑修文就驅車趕到了這邊,薑啟默和父親薑修禮一起上了車,不到半小時就抵達了叔公一家的住所。
能夠在美國開餐館,還能夠出錢幫侄子、侄媳婦、侄孫搞移民,薑守義當然是有一點家底,他一家人住的是三層樓的洋房。
薑啟默在三樓的書房見到了叔公薑守義,大家寒暄之後,便各自落座。
又交流了一下移民和工作的事宜,薑啟默的父親薑修禮才臉色羞紅的掏出了簽有兩個名字的欠條。
“阿叔,入鄉隨俗,況且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感謝您老對我們一家的幫扶,但這張欠條,還請您一定要收下。”薑修禮用雙手將欠條遞向了薑守義。
坐在書桌後麵主位的薑守義真被嚇了一跳,他是真不知道薑修禮會寫欠條,4萬美元的數字其實是薑修文的妻子盧淑虹旁敲側擊說出來的。
“修禮,你這是幹什麼?當初我出國,阿兄也給了我錢,我打欠條了嗎?現在我幫你們出國,是覺得你們在國內會耽誤前程,一應花銷自然應該由我承擔。”薑守義皺著眉頭訓斥道:“我缺你這些錢嗎!”
“阿叔……”薑修禮諾諾不敢言。
薑啟默卻特意等了幾秒,沒有看出叔叔薑修文有立刻站出來打圓場的意願之後,他就接上了話:“叔公,您當初出國的事情,爺爺也跟我說過,情況是不一樣的。”
“你倒是跟我說說看哪裏不一樣?”薑守義板起臉。
“您帶走的,是本來就保不住的資產,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再說了,您帶走了錢,但家裏麵留下來的東西卻還是比您帶走的錢要更有價值。”薑啟默開口說道。
薑守義背井離鄉之時正好是華夏建國前後,當年時局混亂,薑家最後的家底分兩份,一份是讓薑守義帶走的金錢,一份是薑守德保有的帶不走的物業,嚴格來說那是堂兄弟二人為了保存家族實力而進行的分家。
況且,薑守德分到的家產比薑守義還多,現在薑啟默這一脈也沒臉把已經分出去的東西再要回來。
這一點,其實薑守義心裏也清楚,但明白歸明白,他要把場麵做足了才行。
“啟默,你們父子如果硬把欠條塞給我,就是不認我這個叔公,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薑守義很嚴肅的說道。
可惜薑啟默已經看清了狀況,叔公也許是真心想免除掉這筆債務,但兩位叔叔可不那麼想。
如果自己耍賴不還錢,除了過不了心裏那道關卡之外,這門親戚也算是斷了往來,那麼還怎麼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生存?要知道父母的工作、自己的學業可都還需要叔公一家人幫扶的。
“正因為我尊重叔公您,我才希望您把欠條收下來。”薑啟默這個時候完全沒指望父親能出麵擺平事情,而是把早有準備的說辭亮了出來:“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這張欠條是交給叔公您的,但它是寫給我自己的。”
“說來聽聽。”薑守義接過兒子薑修文敬的茶。
“我很感激您為我們做的一切,但我怕我做不到您現在所做到的事情,我怕我習慣了,我怕我養成了那種升米恩鬥米仇的小人心態。”薑啟默真心實意的說道,他的心思較為複雜,但確實包含這一點。
修身養性,不是說說而已,是必須做到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