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你對這事有何看法,要如何做你心中可有主意?”皇上沉默了許久,半晌才開口對納蘭軒銘問道。

“回父皇,兒臣以為這件事情不能馬虎,必須先派人去小孤山那一片把情況給打探清楚,先摸清楚小孤山的山匪人數,弄清楚他們的有多少戰鬥力,再繪測出小孤山的地形,這樣才好製定對應的剿匪計劃。”納蘭軒銘自打一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就已經在腦子裏想了好久要如何處置這件事了,此時皇上的問題他自然能對答如流侃侃而談。

納蘭軒銘不僅說了應對的策略,還說了自己的擔心和需要注意的事情,“父皇,這前期的偵測工作還需悄悄地進行,萬萬不能打草驚蛇,若是被小孤山的那群山匪有所察覺的話,他們有了防備,提前進入戒備狀態,那麼剿匪之事就會難上許多。”

“你考慮得很周到,想必你肯定已經有了應對的方案了,跟朕你還藏著掖著啊,不如一並提出來。”皇上一直繃著的臉到此刻才算是有了笑模樣,估計是欣慰於自個的接班人比較能幹吧。

若是換了一群大臣在這裏商議,估計個個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流是怪多的,但是一說到方案,誰都說不出來一句,盡是些沒有用的空話,還是自己的兒子靠得住啊!

“那兒臣也就直說了,小孤山之行起碼要派兩撥人去才可以。一波人是明麵上的用來做幌子,給探查情況的那一撥人打掩護。也就是說,明麵上派一波認為找個借口過去吸引住安州官員以及山匪的注意力,這樣暗地裏的那夥人探查時會更方便一些。不知父皇覺得如何?”納蘭軒銘說出了自己大致的想法,說白了這就是另類的“調虎離山”之計。

一群人在明吸引走他們的注意力,另一群人在暗則進行查探。但是在明的那群人必須把去安州的理由給想好,不然朝廷突然派人去安州,這樣怎麼想怎麼可疑,反而更會打草驚蛇。

很明顯皇上也想到了這一點,便問道:“那他們要以何種理由去安州呢?”

“回父皇,關於這一點,兒臣也有一個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納蘭軒銘跟皇上說話的時候就比較謹慎。

話都不說滿,而且還並不是直接說出來,而是先問過皇上征求過皇上的意見之後再說。

“但說無妨。不怕你的想法好不好,就怕你什麼主意都沒有。”皇上倒是對納蘭軒銘接下來的話很有興趣。

“兒臣覺得,安州上一年不是向朝廷上報天降旱災乞求朝廷撥放賑災銀嗎?而且當時父皇心係百姓,也撥了五十萬兩銀子給安州。既然這樣的話,父皇不如以這個為借口,派人去看看安州百姓的生活情況,看他們過得如何。我們越是光明正大地過去,他們越是猜不到咱們得真正去意。不知父皇覺得如何?”納蘭軒銘最後一句話又加上了詢問的語氣,表現出了對皇上的極大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