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最終還是答應了朱瑞環的請求,放朱瑞環回家,走出皇城的那一刹,朱瑞環幾乎想引吭高歌,他敢發誓,以後這樣的任務,他一輩子也不接了,司徒楓那小子不是挺能嗎,讓他去。
然而當他回到家的時候,史曉雲告訴他,王爺已經搬回藍田去住了。
沒錯,李浩以身體不適為由,請了長期病假,退居藍田,過上了養老的生活,國家若無大戰,朝中若無大事,不要煩他。
朱瑞環趕緊帶上史曉雲回藍田去找李浩去了。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年過去了,大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程青雲帶領的科研組人員擴充到了兩百多人,無數科研成果一個又一個地問世,內燃機也終於研發成功,正式投入生產,第一批內燃機,是柴油拖拉機,專門用於農耕,第二批內燃機,也是柴油機,不過卻是重型卡車,專門用於貨物運輸,而且李氏集團製造的重型卡車,暫時不對外出售,隻內部使用,因為數控車床尚在研發中,所以內燃機的製造工藝受到局限,目前尚是手動生產,效率低,無法大規模投放市場。
自行車在大唐已經普及,售價不高,一百文一架,家中稍有餘財的百姓都能買得起。
李浩這些年發展了如此多的工程和工廠,征召的工人多達數百萬,而他對工人所開薪水也是頗為慷慨,一提再提,現在的工人每月薪水已經達到每月七百文。
農業高產導致了糧食降價,許多農民已經不再僅僅追求吃飽穿暖,開始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許多人投入了工業行業當中,幾年下來,無數家庭步入小康生活,那些還沒富起來的,要麼就是被傷痛疾病拖累,要麼就是眼光過於短淺,隻有極少數的人是因為懶,畢竟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從古至今都是。
三年的變化可不止這一點點,交通是致富的關鍵,這三年裏,從國道到縣道,已經基本完善,水泥路,柏油路,平整而又寬闊,無數自行車在路上騎來騎去,隱隱有未來世界八九十年代的景象了。
與此同時,電力已經在大唐普及,李浩也靠著電費大賺特賺,之前投進去的巨額資金隻兩年時間便回籠了一大半,不過李浩也知道,火力發電終非長久之計,耗煤太多,汙染太重,三個大型水力發電站已經開始投建。
要說在科技方麵,什麼發展的最慢,那就數醫術了,科研組中,生物學家稀少,目前的未來醫學技術尚處於萌芽階段,不過李浩不著急,這才三年而已,時間還很長呢。
這三年裏,大唐保持這快速的發展,多少對周邊國家有些影響,許多國家為了來大唐求學,都不敢對大唐造次,所以這三年裏,大唐竟沒發生一次戰事,十分安穩。
朝廷方麵,李浩三年不參政事,長孫無忌也如願以償終於再執朝堂牛耳,後宮之中,武媚娘終於當上了皇後,她當上皇後之後,把王皇後和蕭淑妃分別關進了黑暗的小屋中,小屋無窗,隻有一個鐵門,鐵門上有遞食物的小窗口可以透一點點亮光,這可比牢房的環境還要糟糕百倍,牢房起碼還三麵通透呢。
就在兩天前,武媚娘又殺害了王皇後和蕭淑妃,手段極其殘忍,她把她們二人削成了人彘,所謂人彘,就是砍去人的手腳,也就是韋小寶所說的人棍了。
這還不止,武媚娘把她們砍去手腳之後,還把她們二人浸泡在酒缸之中,稱之為醉骨,折磨至死。
人身上如果破了點傷口,碰到酒精就會劇烈疼痛,砍去手腳那麼大的傷口,泡在酒缸中,那種痛苦可想而知,曆史上那個心狠手辣的女皇帝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下了好幾天雨,終於放晴了,李浩心情不錯,拿起了釣竿跑到清水河邊釣魚,秋高氣爽,今天天氣又這麼好,不釣魚簡直浪費。
李浩正百無聊賴打著嗬欠,暗暗抱怨這條河裏的魚已經學精了,不來咬鉤了,忽然,七星浮開始動起來,李浩頓時一陣激動,手握魚竿,隨時準備起竿。
忽然,他的身後傳來腳步聲,然後便是一道聲音傳來:“詩狂當真是好雅興啊,還在這裏釣魚。”
這聲音還挺大,可能是被這聲音驚嚇,魚被嚇跑了,七星浮不動了,李浩頓時惱火,誰這麼不長眼,這個時候跑來攪局,他皺眉轉頭就罵道:“大呼小叫個屁呀,沒看到我在釣魚嗎!”
但當他看到來人的時候,他愣住了,立刻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