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武承嗣苦心孤詣的奪嫡計劃再次宣告破產。
他知道是李昭德壞了他的好事。而更讓他咬牙切齒的是,就在第二年,亦即長壽元年(公元692年)二月,武皇忽然罷免了他的宰相之職,隻給了他一個“特進”的榮譽銜。武承嗣百思不解又痛苦難當,直到後來他才知道,又是這個該死的李昭德在背後捅了他一刀。
有一天,李昭德忽然向武曌密奏:“魏王承嗣的權力太大。”
武曌說:“吾侄也,故委以腹心。”
李昭德莞爾一笑,不疾不徐地說:“侄子和姑母的關係,怎麼比得上兒子跟父親?自古以來,兒子為了篡奪君權而弑父者比比皆是,何況侄子!如今武承嗣是陛下最寵愛的侄兒,既是親王,又是宰相,權力已經不亞於人主,臣擔心陛下難以長久保住天子之位啊!”
武曌一聽之下頓時猛醒。
這些年來,她在通往最高權力的道路上確實走得太過順暢了,以至於幾乎忘記了政治的基本準則,那就是——不能完全信賴任何一個人,而且,越是親近的人就越要提防。當初自己不就是一步一步從丈夫和兒子的手中拿走了天子之權嗎?誰敢保證武承嗣不會狗急跳牆,在得不到太子之位的情況下篡位奪權呢?是的,李昭德說得太對了,這樣的危險確實存在,必須居安思危!
武曌最後一臉凝重地對李昭德說:“是啊,我的確是欠考慮了。”
就在武皇的這聲感歎中,武承嗣頭上的宰相烏紗就應聲落地了。與此同時,李昭德恰與他形成鮮明對照,以鳳閣侍郎銜翩然拜相,讓武承嗣氣得差點吐血。滿腔憤恨的武承嗣隨後便拚命在武皇麵前說李昭德的壞話。可武曌正對李昭德寵信有加,所以一句話就把他頂了回去:“自從我任用昭德,才能安然入寢,他這是在替我分憂解勞,你根本比不上他,不用再說了。”
武承嗣奪嫡不成反被罷官,如今欲進讒言又遭搶白,不禁一肚子委屈懊惱。
他知道,終年蝸居東宮的李旦本身其實沒什麼能量,基本上是不堪一擊的,但問題就在於有岑長倩、李昭德等一大幫李唐舊臣一直在前仆後繼地力保他。如今李昭德又成了武皇跟前的大紅人,而自己的宰相大權反倒一朝之內喪失,眼看太子之夢即將破碎,武承嗣頓時很有些傷心絕望。
然而,緊接著發生在李旦身上的一件事情,卻讓武承嗣垂死的鬥誌瞬間又高漲起來。
這件事跟一個女人有關。
也就是說,李旦莫名其妙地交上了桃花運。
更準確地說,他是平白無故遭遇了一場桃花劫……
愛上李旦的這個女人是武曌身邊的一個戶婢。所謂戶婢,就是掌管宮中門戶的宮女。這個宮女名叫韋團兒,長得有幾分姿色,又聰慧可人,所以頗受武曌寵愛。每當皇嗣李旦入宮向武皇請安,團兒必定在前引導。日子一久,團兒就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個氣質高貴、俊秀儒雅的皇嗣。
其實宮廷愛情曆來是不純粹的,韋團兒對李旦的感情固然含有愛情成分,但其中恐怕也不乏改變命運的強烈企圖,正如當年的才人武媚之於太子李治一樣。此時的李旦雖然地位不穩,但名義上畢竟還是皇嗣。身為宮女的韋團兒要想出人頭地,最有效最快速的辦法當然就是攀上李旦這根高枝。於是團兒便施展渾身解數,對李旦百般引誘。然而讓她大失所望的是,無論她如何挑逗,李旦始終靜如止水,不為所動;無論她如何熱情似火,卻始終溫暖不了李旦冰冷的心窩。
其實,並不是李旦天生不解風情,而是長年籠罩在母親的權威和陰影之下,李旦早已成了一隻驚弓之鳥。何況團兒還是武皇寵愛的侍女,所以就算李旦有那顆賊心,他也不敢有那顆賊膽。
頻頻放電的韋團兒遭遇了李旦這塊絕緣體,女人的自尊心頓時受到了嚴重挫傷。最後她終於惱羞成怒,把一肚子怨氣全撒到了李旦的兩個妃子身上。
因為她得不到的東西也絕不讓其他女人占有。
就這樣,李旦最心愛的兩個女人,正妃劉氏(李成器的生母)和德妃竇氏(李隆基的生母),便平白無故地變成了韋團兒的情敵,從而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
韋團兒利用武皇對她的信任,狀告劉氏和竇氏暗中施行厭勝之術,製作桐人詛咒武皇。此事當然引起了武曌的震怒。因為在武曌看來,李旦從皇帝被廢為皇嗣,這兩個女人的地位隨之一落千丈,肯定對此懷恨在心,因而完全具備詛咒她的動機。更何況對於這類事情,武曌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正月初二。李旦並不知道,這將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個日子。這天一大早,劉氏和竇氏按慣例前往嘉豫殿向武皇拜賀新年,可她們從此再也沒有回來。李旦在東宮從下午等到晚上,又從晚上等到第二天早晨,始終看不到她們的身影。最後李旦終於意識到——她們永遠也不會回來了!
那一刻李旦肝腸寸斷。
他並不知道他的兩個妻子為何會無緣無故遭遇死亡,他隻知道——膝下這一群年幼的兒女從此再也見不到母親。
兩個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的女人,兩個從不過問政治,更不敢對武皇有半句怨言的女人,就這樣被另一個打翻了醋壇子的女人莫名其妙地送入了鬼門關……
劉氏和竇氏的最終下落或許隻有武皇身邊最寵信的少數幾個宦官知情。他們那天奉武皇之命悄無聲息地抹了這兩個女人的脖子,然後又用最不著痕跡的方法處理了她們的屍體。一切都幹得神不知鬼不覺,兩個大活人頃刻間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連屍骨都沒有留下。多年後睿宗李旦複位,曾嚴令宮人掘地三尺,翻遍了嘉豫殿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始終找不到含冤被害的兩個妻子的屍骨。最後李旦隻好用她們穿過的衣物為她們招魂,隨後築起了兩座衣冠塚,用最隆重的禮節下葬,希望她們飄泊的冤魂能夠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