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正月,位於洛陽太初宮正中心的乾元殿轟然倒塌,滾滾塵煙衝天而起,瞬間遮蔽了太陽的光芒。
這不是地震。
這是武後下令拆毀的。
因為她要在乾元殿的舊址上,重新建起一座普天之下最雄偉、最神聖、最華麗、最莊嚴的政治性建築——明堂。
在古代中國,明堂是天子祭祀上天、宣明政教的神聖殿堂,是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等政治哲學觀念的物質載體,是人間秩序與宇宙秩序交合融彙的精神象征,是皇帝順天應命、統治萬民的權威標誌,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曆來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上層建築”。因此,曆代天子都把明堂的建造視為一項激動人心的偉業,甚至比封禪泰山更讓他們心馳神往。僅就隋唐兩朝而言,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曾有過建造明堂的動議,但最終都因各種原因未能如願。如今,在大唐東都乾元殿轟然倒塌的巨大煙塵中,一座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宏偉的明堂終於要拔地而起了。
這就是屬於武後的明堂,這就是即將誕生的大周帝國最具標誌性意義的建築。
武後連名字都想好了,她要把這座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建築命名為——萬象神宮。
而主持修建這一曆史性工程的人,就是她最寵愛的情人薛懷義。
就在萬象神宮破土動工的兩個月後,一個叫唐同泰的雍州百姓風塵仆仆地來到了神都洛陽,口口聲聲說要覲見皇太後。
他聲稱自己無意間從洛水中撈出了一塊神物,所以特地趕來把它獻給太後。
有關官員接過所謂的神物一看,原來隻是一塊白色的石頭。
這塊石頭看上去普普通通,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塊石頭都沒什麼兩樣。但是當官員們定睛細看的時候,卻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聲驚呼。
那上麵赫然刻著八個紫紅色的字——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果然是天賜神物!有關官員不敢怠慢,立刻把唐同泰和這塊神物一起送進了宮。
河出圖,洛出書。這是聖人出現,盛世降臨的標誌,是曠古未有,千載難逢的一大祥瑞。武後大喜過望,當即把這塊石頭命名為“寶圖”(稍後又改為“天授聖圖”),並一舉擢升唐同泰為遊擊將軍。次月,武後下詔,宣布將在十二月親臨洛水舉行受圖大典,然後祭告昊天上帝,最後在新建的明堂——萬象神宮中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鑒於這一係列大典的重要性,武後特別提出要求,全國各州都督、刺史以及李唐宗室、外戚一律要在典禮舉行的十天之前趕赴神都,不得有誤!
五月十八日,武後自加尊號,稱“聖母神皇”。
一個月後,武後又命人鑄造了三顆神皇玉璽。
所有的跡象都在表明,武後以周代唐的曆史性時刻馬上就要到來。
一切都進入了倒計時狀態……
看著自己一手炮製的作品終於拉開了姑母篡唐稱帝的序幕,武承嗣無聲地笑了。
是的,所謂“寶圖”確實是武承嗣的得意之作。石頭是他撿的,字是他刻的,唐同泰是他找的,就連進獻神物的那番說辭也是他教的。
古往今來,哪個新政權的誕生不需要一些美麗的謊言來引產呢?
武承嗣想,我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