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救火隊的工作(1)(2 / 3)

但今天有點兒不一樣,也許是因為司馬炎心情不好,覺得陳騫之言格外刺耳。胡烈怎麼了,牽宏怎麼了,不就是以前得罪過你麼?國家大事,怎容私怨,我偏要用他倆!

於是,胡烈新官上任,帶領軍隊奔秦州去了。男兒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位沙場宿將胸中豪氣幹雲,一時間竟忘了,朝廷派他去秦州,是鎮撫,而不是鎮壓。

胡烈到任,先屯兵於高平川,後又派兵進占麥田一帶(靖遠、中衛附近)的河西鮮卑聚居地。各少數民族的怒火已經壓抑了很久很久,而點燃這場曆時十年的熊熊大火的,正是河西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

麵對來勢洶洶的晉軍,樹機能采取了欲擒故縱、誘敵深入的計策,出於對“未化之民”智商的輕視,胡烈中計,孤軍深入至沙漠邊緣。

泰始六年(270),樹機能把胡烈包圍在萬斛堆(今甘肅靖遠西,騰格裏沙漠邊緣),與之進行了一場惡戰。鮮卑騎兵人人驍勇爭先,向無情寡恩的壓迫者殺去,麵對震天的喊殺聲,胡烈心中頭一次感受到一種情緒——膽寒!

萬斛堆一戰,晉軍完敗,胡烈戰死。樹機能軍威大震,乘勝率眾南下,又一舉攻占高平。

噩耗傳到洛陽,司馬炎大驚,在他的印象中,胡烈是位智勇兼備的將才。當年平定諸葛誕時,他奇襲都陸,燒盡吳將朱異糧草,使吳軍無功而返,損失慘重。之後在揚州,數次打退過進犯的吳軍。後來鍾會謀反,監禁諸將,又是胡烈首先傳出消息,動員城外諸軍討伐叛賊。他怎會如此慘敗,以致身死?

事後調查表明,胡烈的慘劇,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當時,汝南王司馬亮(司馬炎的四叔)都督關中,聽說胡烈遭到禿發樹機能圍攻的消息,派遣手下劉旂率部救援,誰知道這劉旂被鮮卑兵勢嚇破了膽,觀望不進,導致胡烈孤軍陷陣,終不敵而死。

司馬炎大怒,斬劉旂!貶司馬亮為平西將軍。

司馬亮不識時務,跑去給劉旂求情,說:“指揮調度的是我,劉旂不過奉命行事,請免他一死。”司馬炎看到這封求情書,心裏更添堵,關中之地,北扼隴右,南鉗巴蜀,正因為地位重要,所以托付給宗室,沒想到,四叔如此不作為,還覥著臉要來負責,你麵子大是吧,好,免去官職,平西將軍你也不要當了。

隨著時間流逝,問題越來越棘手了。陝甘寧境內的各少數民族受到樹機能勝利的鼓舞,紛紛投入到反晉的鬥爭大潮中去。羌胡、北地胡也揭竿而起,這些胡人成分複雜,還混有一些匈奴血統的部隊,戰鬥力強大。

雍、涼、秦,亂成了一鍋粥。

這年七月,司馬炎下令免去隴西五郡的租賦,赦免囚犯。可惜這個仁慈友好的舉動,時間上來得太晚,力度上也嫌不夠。

事到如今,由不得你不打了。

司馬炎詔令石鑒行安西將軍、都督秦州,與奮威將軍田章一起,率大軍討伐叛虜。好在司馬家的叔叔不少,這次司馬炎派汝陰王司馬駿為鎮西大將軍,都督涼雍,坐鎮關中。

這次出征的結果是,“卒不能克”,但有一個人卻在這次行動中嶄露頭角,顯示過人的軍事戰略眼光,這個人是後來掃平東吳、完成統一版圖的杜預。

不過,此時還不是杜預的輝煌時刻,他擔任秦州刺史,受石鑒調遣。

石鑒一到任,就命杜預大舉出擊。杜預被這種無知者無畏的勇氣嚇了一跳,趕緊去找石鑒商量,現在不能開打啊。敵人乘勝馬肥,而我方物資糧草都沒跟上,應該先行運輸,等明年開春再說。那時,經過大半年的消耗,再加上剛經過草枯季的漫長冬天,敵人騎兵的力量大大削弱,我們再進討,贏麵才大啊。

杜預還把形勢總結為五不可、四不須,但是石鑒一條也沒聽進去,說多了,竟大怒起來:你這膽小鬼,不願出戰的話,給我滾!

石鑒上奏,說杜預擅自搞城門官舍裝修,外加拖延不進,敗壞士氣,檻車征還,交給廷尉論罪。

杜預人是回去了,可是他的正確看法仍然生效。石鑒自率軍隊,討伐樹機能,铩羽而歸。

晉廷屢屢失策之際,胡人可並沒有停下叛亂的腳步。

泰始七年正月,匈奴右賢王劉猛借機叛逃塞外。四月,安定郡(固原—涇川一帶)的“北地胡”憑借一支強悍的匈奴部隊,加上樹機能的鮮卑兵,聯合眾多胡人部族,一舉攻占金城(蘭州),斬殺涼州刺史牽宏。至此,北涼州、南秦州的大部分戰略要地喪失殆盡。

晉廷朝野震動。

賈公的家務事

司馬炎廢寢忘食,朝夕思慮。

他掰著指頭算了許久,也找不出堪用之人。王祥、裴秀這兩年相繼去世,鄭衝、何曾、陳騫這幾位也七八十,光榮退休了。

羊祜倒是可以,可他正都督荊州,對付東吳大將陸抗。況且按羊祜的意思,晉軍應該不管秦涼,先全力平吳。還有一個衛瓘,是準備用來都督幽州的,那裏還有力微、烏桓和東夷需要對付。

杜預倒是個人才,可不久前剛犯事,下廷尉議罪。因為杜預的老婆是司馬炎的姑姑高陸公主,屬於八議之恩(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的範圍內,寬大處理免去侯爵。年初劉猛叛逃舉兵,杜預又被拜為散侯(無名號的侯),專門研究怎麼處理這事,總不好打斷其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