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打開感受美好的心靈雷達(2)(1 / 1)

記得大學讀臨床心理學時,老師教我們如何從體形和皮膚外觀來分辨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外胚層型的人身材瘦長,神經敏銳,皮膚細薄敏感,很容易臉紅;中胚層型的人肌肉發達,意誌堅定,擁有很結實的骨架和較為粗厚的皮膚;內胚層型的人身材渾圓,心寬體胖,皮膚彈性好,含水量也高。老師還說,神經敏銳的外胚層型是最容易得精神病的。當時同學們個個一麵檢查自己的體形,一麵尖聲怪叫,深恐自己是容易得精神病的外胚層。而可憐的我,當時就極其不幸地被老師點名當作外胚層的體形示範,因此到現在還記得同學們看“怪胎”時的同情眼光!

還好,我的“敏感血淚史”並沒有越演越烈到一敗塗地的悲慘絕境,我的才思敏捷和辯論天賦在我往穀底陷落時出手拯救了我。現在回頭想想,我很幸運地選擇參加了非常能發揮我先天優勢的辯論社,並得到正好能展現自己豐富閱讀實力的即席演講比賽的好機會。但我卻不認同這個幸運論,我堅持相信這些改變我人生軌跡的諸多選擇,其實是我對自己所投出的救贖繩索,它與幸運無關,隻關乎我不甘心就此罷休,並相信我比我想象中的自己要更優秀更美好,我想證明給全世界的人看,所以咬著牙、摸索著找到一條可以離開陰暗林間的泥濘小徑,跌倒了再爬起來,陷入泥沼了就把腳再拉出來,一直到我真正看見前方耀眼的陽光。

所以,如果讓曾經在泥濘小徑上匍匐前進了幾十年、如今還在勇往直前的我,此刻再對這把雙刃利劍做個選擇,我會大聲告訴你:我很貪心,我兩麵都想要!我想要有顆敏感的心和敏感的靈魂,這樣才能感受生命中所有的美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成為一個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不忍傷害和溫柔以對的人;我也想要有顆鈍感的心和鈍感的靈魂,這樣我才能善於遺忘,尤其是對那些傷害我的人和我的事,我還要因為遲鈍,所以看不見別人企圖暗示我的眼神和做出的挑釁,並因為不夠敏感,而忽略了自己原來並不完美的諸多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