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愛自己,從即刻開始(3)(1 / 1)

這次的經驗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困在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儀式裏,我們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他人的情緒,有時甚至蠻橫地強加於人。可問題是,當我們強加了自己所想象的情緒到別人的頭上時,我們又會被這莫須有的情緒給激怒並頑強抵抗。用比較直白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和自己的影子在打仗,並無端卷入一個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就被推上戰場的替罪羔羊。(通常這可憐的替罪羔羊是我們的先生或男友。)

所以現在的我,當然還是很溫柔賢淑地以和先生共享的時間為主要的活動安排,但如果真有什麼閨蜜間的活動必須參加,我也漸漸地學會放鬆下來去享受它。而且我發現當我度過了和女朋友間的親密快樂時光之後,回到家反而更能踏踏實實地和先生相處,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虧待自己,而他也從來沒有打算這麼做。

我們要懂得自己的最佳產值,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益

當然,愛自己並不僅僅隻是舍得給自己花錢買東西來滿足需求這麼表象的意義,也不是任性地以自己為中心,不理會旁人的感受。它代表了一種“寬鬆愜意”的狀態,一種你不覺得疲倦委屈,不覺得被苦苦相逼,不覺得心靈匱乏的狀態。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十分縹緲玄乎,其實簡單地落實在女人的“價值評估”和“時間管理”上,也就是分清楚該做什麼事或不該做什麼事,以及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時間不該做罷了。

價值評估和時間管理的決定標準是,隻要無關“本質”,可以花錢請人代勞的事,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沒有任何負罪感地放手不做。你可以請小時工打掃屋子;送洗衣物;甚至上館子吃飯,把這些時間省下來留給自己和你關心的人,看本喜歡的書,飆幾場好電影,約好姐妹們逛街喝茶,哪怕隻是坐在窗前發呆都好。

可是麵對關乎生活品質或旁人無法代勞的事,你就得認認真真、親力親為地去做好它。例如給孩子讀床邊故事書;摟著小寶貝專心聽他說學校裏發生的事;和老公窩在沙發上聊天聽他吹牛;和父母吃頓溫馨悠閑的晚飯並且再聽一遍他老人家已說過八百遍的童年趣事等,這些隻因為“是你”而別具意義的事,就無論如何得挪出時間,挪出心思,更重要的是挪出心靈來做好它。

所以,我的意思是別做個太要強和苛責自己的女人,魚與熊掌畢竟不可兼得,我們不能要求自己在每一個層麵上都做到完美,不能在辦公室裏羨慕別人花心思和時間所做的完美報告,在幼兒園裏又羨慕別人和孩子一起動手完成的精美勞作,我們必須在這兩頭之間做出選擇,決定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把哪一邊的砝碼多放一點,而且還必須清楚地告訴自己,不管答案如何,沒有對與不對,隻有好和更好。此外,既然做了選擇,就一肩扛下,勇敢地承擔它。

我是不是因此而快樂?我所愛的人是不是也因此而快樂?

有一位已經擁有近20年職業生涯,在15萬人員工規模的大公司裏爬升至部門總經理職位的職業女性來找我,今年43歲的她,3年前千辛萬苦地生下了一個寶貝女兒,如今這個被媽媽捧在手裏、得到媽媽所有關注的可愛小女孩已經上幼兒園了,自此她和同樣有工作成就的先生心滿意足。

今年初,她接到了總部的通知,要求她回美國總公司開會。在那場會麵中,她被告知因為自己的傑出表現和優秀的協調能力,總公司打算提升她到更高的職位,而這個職位意味著她將付出更多的精力、心力和不在女兒身邊的時間。總公司給了她4周時間考慮,她在最後期限的前一周找到了我。

我沒有資格給她接或不接的答案,我隻是問了她幾個問題:

如果放棄了這次升遷機會,10年後,也就是53歲的你,會坐在哪一個位置上?

你對自己事業的期望是什麼?

當你看見曾經的部屬,如今卻站在比你更耀眼的位置,你會難過嗎?

當你53歲的時候,你的女兒13歲,正好進入渴望自由獨立的青春期。那時候的你,能讓你的女兒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