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我要是結婚了(1)(2 / 3)

的確,各種被強化了的消費模式可能是現代婚姻所產生的最持久的效應。米德告訴我們,訂婚的夫婦們在2006年花費的禮品費用是90億美元;訂婚的新娘比正式新娘的花費更多。同時,妻子也同樣在消費:研究表明,85%的女性如果使用某一品牌的產品,她們會在今後的50年忠誠於此品牌。換句話說,營銷人員在婚禮策劃時所誘導的品牌忠誠度很可能持續到婚後。

以前,婚禮還是相當簡樸的。1939年,三分之一的新娘沒有訂婚戒指、婚宴或蜜月,16%的夫婦穿舊衣服結婚。2006年,盡管婚慶行業被一個婚紗顧問形容為”無彈性市場中最純淨的楷模“,美國人在婚禮上的平均花費仍然高達27852美元,是1990年的兩倍多。幾十年來,婚禮的數量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但婚禮的價格和範圍已被大大擴展和延伸了。今天,新娘在禮服上的平均花費是800美元。每年,所有訂婚的夫婦在家具上的花費約為40億美元,在家電上的花費為30億美元,在餐具上的花費為4億美元。

一直以來,新聞記者通過追蹤美國大型企業所造成的文化破壞而功成名就,《完美的一天:銷售美國式婚禮》也試圖能做到這樣,作者想寫的美國式婚禮,正如潔西卡·米特福特(Jessica Mitford)所寫的喪葬、埃裏克·斯科勞瑟(Eric Schlosser)所寫的快餐那樣。《完美一天:銷售美國式婚禮》中,作者揭示了美國人現代生活的弱點。米德用諷刺的語氣或多或少地批評了年輕的婚禮營銷商貪圖賺錢的方式和新娘、新郎甘願被利用的盲目心理。仿效著名的《美國式死亡》(The American Way of Death)和《快餐國家》(Fast Food Nation)的敘事風格、幽默手法和充斥在文字間的反資本主義情緒,米德想要揭示婚慶行業和市場是如何通過讓我們最重要的傳統商品化,從而使得美國文化日趨墮落。

婚禮經濟學

--上帝也瘋狂

【標簽】 婚慶 女王 食品安全 從眾 無信仰

據估計,英國婚慶行業每年的價值約為100億美元,也在蓬勃發展;僅英國同性戀婚慶市場,每年的價值就超過10億美元。米德在書中寫到,美國的婚慶業務價值每年超過1600億美元,但這一數據是基於對於該行業的其他各種未經論證的大量需求得出的。最初文章中所引用的數據還比較適中,500億美元,包括”婚禮上所有的服裝“加上度蜜月和禮品的費用。這個數字跟其他渠道的統計數據還比較符合,事實上,也是與英國婚慶產業成比例的:如果美國人每年花在舉辦婚禮上的費用是英國人的5倍,則可能因為美國的人口大約是英國的5倍。

英國婚慶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是人們一直都知道的,正如米德所指出的那樣,傳統奢侈的白色婚禮正是源自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1840年,她嫁給阿爾貝王子(Prince Albert),穿的是白色絲綢和蕾絲禮服,並配有18英尺的拖地裙。沒有什麼比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和戴安娜小姐(Lady Diana)1981年的婚禮更能說明婚禮是童話的理念了,世界上大約7.5億人觀看了這場婚禮的電視直播。

然而,1981年查爾斯王子迎娶戴安娜?斯賓塞女士之時,數百萬英國人公開舉行派對,以示慶祝。而為4月29日威廉王子大婚所舉行的街頭聚會卻應者寥寥,究其原因,罪魁禍首當屬妨礙公眾集會的繁文縟節。大衛·卡梅倫曾向地方政府提出”讓民眾自行其是、樂得快活“,但可惜未能如願。

不僅僅在英國,愛爾蘭的婚慶事業也在蓬勃發展。在愛爾蘭,離婚最近才成為合法行為,在一個誓言正在失去意義的世界裏,你就不能指責愛爾蘭人把錢花在婚禮上以獲取一種象征性的意義。然而,愛爾蘭越來越多的婚禮都有花費過多的現象,就是那種被米德定義為典型的美國人的行為。

截至2005 年,愛爾蘭的平均結婚花費是2萬歐元,約合3萬美元。而愛爾蘭是一個隻有約400萬人口的國家,愛爾蘭婚慶行業每年大概有5億歐元的價值。在最近幾年,愛爾蘭婚慶策劃人員的數量增長了10倍。和阿魯巴島(Aruba)一樣,愛爾蘭甚至修改了法律,以迎合婚慶行業。到去年為止,在愛爾蘭隻有兩個地方可以合法結婚,即教堂和登記處。但到2007年年底,夫婦們不再局限於這些選擇:他們現在可以在海灘上、懸崖上、酒店或其他任何適合他們的地方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