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當我們在求知的年齡時,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一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為引子的階級鬥爭讓整個中國隻剩下了一本“紅寶書”,替代了所有的閱讀。中國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都在一片紅色的海洋中被淹沒了。
一時之間“白卷先生”成為了英雄,而知識則隨著“臭老九”們沉入了深淵。求知的欲望不僅來自於我們曾經擁有的理想,不僅來自於我們時刻遇到的難題,還來自於我們這一代人在“文化大革命”之後的迷惑和思索。
我們迫切地希望弄清楚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中國的出路在何方。
當我們這些被稱為知識青年的一群人在“一揮手”之間不得不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時,曆史在倒退,但這並沒有因此而讓我們放棄求知求學的動力,反而更激發了我們學習的動力。於是凡能弄到的可讀物都成了知識的來源,甚至於流傳著大量的手抄本。
讀書讓我們知道了過去許多曾經接受的教育是荒謬的,讀書讓我們知道了曆史應該重寫,讀書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讀書也讓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
打開的是心扉,翻閱的是生活,記錄的是歲月,品味的是人生。
正是閱讀給了我們信仰,給了我們力量,點亮了黑暗中的明燈,照耀著前行的方向,讓我們開花、結果、茁壯成長。
書是能幫助我們走出迷茫的最忠誠的朋友,雖然她默默無言,卻有情有義永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