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投名狀】(3 / 3)

“什麼不好辦,不要緊,按我說的去做。今年春旱,天幹物燥的堆放在運河邊上的貨倉難免會發生一點意外,比如起個火什麼的……”

“大哥,難道你不清楚嗎?那些棉花都是誰的?天津的北洋紗廠,股東是誰?我們沒有一個惹得起啊!”徐國梁焦急道:“大老板就是曹大總統,內閣有三位成員是股東,還有鹽業銀行,金城銀行……”

“一個紗廠而已,這點小錢他們那些大人物怎麼會看得上?”齊燮元瞥了一眼自己的親信,不滿的味道很濃。這個徐國梁最近的膽子怎麼越來越小了?說話間,齊燮元的火氣也漸漸地上來了,軍隊裏的將領,沒幾個是脾氣好的,齊燮元也是如此,不由大聲嗬斥道:“徐國梁,你要注意你的身份,我交代的事,你不要問為什麼,而是去想辦法做好。至於其他的事,不該你考慮的,就不要胡思亂想。”

說了幾乎,畢竟是落難之時幫襯的老兄弟,也不能讓部下寒心,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老弟,自從我們離開南京之後,就已經沒有退路了,回不去了,我們回不去了。如果山東的軍隊我們控製不了,誰是誰地都會卷鋪蓋給趕走。”

“可是……”

說道最後,徐國梁的聲音都開始發抖了,這要是鬧將出來,最後倒黴的可能有齊燮元,但最倒黴的一定是自己這個實際操縱者。說句不好聽一點,按照齊燮元的性格,就算事發,也可能將所有的罪責推到徐國梁的頭上。

要是其他的事,保命說不定還可以。

但敢於對曹錕,甚至直接對曹家下手,這是叛亂啊!徐國梁是天津人,他要是被推下政壇,就曹家在天津的小輩們就能讓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齊燮元親信的軍隊有一個師。山東境內的三個地方師他根本就沒法控製,一旦失敗,隻要省長熊炳琦動手,他們連抵擋的時間都不會太長。

齊燮元皺起眉頭來,反複思量得失,他這幾年仕途一直磕磕絆絆,究其原因就是他在高層沒有靠山。李純意外死亡的事件,雖然外界傳的沸沸揚揚,可實際上最隱秘的事隻有他和吳佩孚知道。而李純留下的大筆的不明資產,除了還給李家的200多萬之外,大部分都讓吳佩孚拿走了。要不然,吳佩孚為什麼頂著那大的壓力,還要死保齊燮元?

人被逼急了,自強不息的自然會成就一番成績。

可那些本來心思黑暗的人就會怨天尤人,甚至將這一切的不順利歸結到其他人的頭上。

而齊燮元走到這一步,並沒有人逼迫他,他甚至可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最後成為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人一旦連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都沒有了,就和牲畜已經沒有什麼兩樣了。民國的督軍雖然各自為戰,不聽中央的召喚。可實際上,地方政權就算是擁兵自重,也很少會和外國勢力聯係在一起。除去像張作霖這樣的地方勢力,已經能夠和曹錕一較高下的勢力,是有問鼎中樞的實力才會需要外部勢力的支持。

當然,張作霖在東北是從段芝貴手裏接的地盤,可當時的東三省環境已經糟糕之極,而且日本在日俄戰爭時候,就有了在南滿駐兵的權利,並租界了大連和旅順。這是清朝留下的爛帳,張作霖就算不想給日本人好處,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

和張作霖不一樣,齊燮元在山東是督軍,他隻要盡心盡力,花上五年時間或許能夠將山東的軍政大權抓在手裏。

齊燮元並不這麼想,他眼神晃動不定,腮幫子時而鼓起,時而平複,顯然內心也非常糾結,他選擇的是一條捷徑,而這條捷徑要付出的代價可能讓他名聲掃地,沒有人逼他,而是他自己選擇的:“娘地,聽大哥的,讓你去就去,出來問題,大哥但著。另外警告地方,膠州鐵路周邊的礦產聯合日本商社共同開發。”

要說黑一把曹錕,從曹錕龐大的產業中挖一下牆角,不是太大的事情。

曹錕或許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可膠濟鐵路……這要出大亂子了。徐國梁驚叫道:“大哥,您這樣做不是逼著玉帥對我們兄弟下手嗎?”

“不礙事,吳佩孚現在忙著和張作霖在長城沿線的軍隊集結……”說話間,齊燮元的臉色變得陰暗晦澀起來,冷笑道:“這不過是投名狀,你以為不給日本人足夠的好處,他們會給我幾百萬的軍費?”

徐國梁的腦子裏轟地一下嗡嗡作響,這可是賣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