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多事之秋】(2 / 3)

中東路鐵路,就是從蒙古的海拉爾地區進入東北,然後經過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地進入俄國的遠東地區。

在四年前,列寧曾經說過,將廢除所有和滿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來獲得民國的友誼。其中包括的就是遠東地區的大片土地,至少在四十萬平方公裏以上。

可當初如果民國政府去收複這些土地,就要把十萬日本幹涉軍趕出去……

且不看難度,如果段祺瑞政府真的如此做了,絕對會被歌功頌德。因為東三省再也不可能因為鐵路問題和俄國有外交爭端,而且還能獲得海參崴等出海口和軍港。

可實際上,民國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所以,問題一直存在,張作霖對於俄國的態度始終是敵對狀態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而得到了中東路鐵路可以贖買的條件之後,張作霖一開始是非常興奮的,花錢就能解決毫無勝算的爭端,對於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3500萬的資金缺口,誰來填補?

東三省很富裕,但富裕的同時奉天銀行其實是沒有多少錢的。因為張作霖把能夠動用的稅收和財政收入都已經拿去擴充了軍隊,還有就是軍工企業。如果這筆巨款能夠貸款,張作霖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承認下來。最有可能解決這筆貸款,距離最近的城市是天津。

張作霖多次派張作相來天津商談貸款問題,都沒有結果。

曹錕自然也盯著這個節點,張作霖知道俄國的當家人是多麼的不靠譜,說過的話,過段時間說不定就變卦了。如果能夠盡快結局,他不希望拖更長的時間,免得夜長夢多。曹錕的目的就是張作霖想要做的事,不管好不好,對不對,都給他攪黃了。

奉天,大帥府。

張作霖盯著兄弟張作相,作為他身邊最信任的心腹,張作相卻帶來讓自己失望透頂的消息。這個結果,讓他很憤怒。

賣國,民國的高官們都多少會牽涉一點。

比如曹汝霖、段祺瑞,當初為了獲得日本的資金擴充軍隊,就出讓過東三省的鐵路,通信等利益;還有膠東鐵路等等。

可實際上,誰也不會在自己的地頭上賣國,這種做法等於是農戶將僅有的田地房屋抵押給地主,拿來的錢都是救命錢,然後等著房契地契都被地主給收了去,徹底成為佃戶。從日本人手中貸款,無疑是這種結果。張作霖皺著眉頭,屋內煙霧繚繞。

“大帥!”

張作相的麵相要比張作霖清秀一些,不像是綠林出身的盜匪。可實際上,他當土匪的時候幾乎和張作霖在同一時期。兩人雖沒有血緣關係,但關係在把兄弟內算是最親近的。

尤其是張作相對張學良非常照顧,這讓張作霖很放心。

張作霖問了一句:“和鬆岡的談判……”

“對方要鐵路的運行權,一步都不肯退讓。”張作相對此也是頗為無奈,他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幫小鬼子,到底要幹什麼?”張作霖顯然對日本人的態度非常不滿,可除了發牢騷,也隻能在家裏摔個碗盆什麼的出出氣。出賣東北的路權,段祺瑞開了一個頭,當年段祺瑞出讓東北路權的時候,奉天督軍可是段祺瑞的兄弟段芝貴。張作霖連吭聲的機會都沒有。可張作霖一直延續著後續的利益出賣,罵名讓段祺瑞擔了,他覺得挺好。對於張作霖來說,日本在大連有軍艦,在南滿他硬氣不起來。為了南滿的鐵路,張作霖不得不放棄軍用鐵路的建設,轉而在吉林、遼寧建設戰備公路,用來應對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這些都是他的第一幕僚楊宇霆在做,已經初現成效。

但如果將中東路鐵路讓出去,張作霖等於將自己的後路都讓給日本,結局隻能成為日本人的傀儡,這才是他大發雷霆的原因。任誰都不願意看到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一個提線木偶的結局,何況是綠林出身的張作霖?

造成的結果就是,日本在南滿的好處越來越多,開始不滿足在東北的南部有發展前途。

中東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隻要拿下了中東路,對於日本來說,東三省唾手可得。

張作霖憤恨的罵道:“曹錕這個混蛋,老子腹背受敵, 到時候東三省丟了,他就能好過?”

“要不****一下!”

“幹……他?”張作霖的這幫把兄弟們,商量起來大事就是如此的隨意,高興就好。

……

在兩年前,張作霖還曆曆在目,十萬大軍,幾天時間分崩離析。主要的原因正如楊宇霆說的那樣,奉軍缺乏大兵團作戰的機會,沒有經驗。

幾十萬大軍的交戰,從通信,指揮,後勤保障,主攻部隊的配備等等……

對於張作霖來說,都是一個頭痛的事。

在十年前,他手下就幾千人馬,有了楊宇霆之後,奉軍很快擴編到了十個旅。之後再次擴編二十個旅,軍隊膨脹的速度太快,可手下的軍隊軍事主管呢?

張作相——土匪出身。

湯玉麟——土匪出身。

馬占山——也是土匪出身。

張海鵬——人稱‘張大麻子’,一聽就是土匪出身。

……連張作霖自己也是土匪出身。

這些人都是掌握奉軍高級指揮權的將軍,可都是一窩生的土匪,都曾經是馮德麟的手下頭目,打仗……這個玩意,還是用原來占山頭那一套,一窩蜂的上。衝來衝去,就把自己給轉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