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天生蠱惑家】(3 / 3)

其實,除了少數留洋的學子,帶著一種輕鬆的心態,用眼睛去觀察西方的社會和製度之外。大部分的年輕人出國的目的隻有一個,尋找國家和名族的出路。

帶著這樣的信念,有的人認為實業救國,而專心研究機械,化學等具體學科,以期待回國之後,能夠讓國家拜托洋行的盤剝和西方列強的工業品傾銷。

有些人認為教育才是救國的之重要手段……隻有少數人發現,國家的積弱,並非這樣那樣的問題,國人從來不缺乏學習的能力,隻是在兩千年的封建製度下,醒不來……喚醒民眾,或許是一條不太好走的道路,但是有人願意嚐試一下。

民國早期,其實是一個理念衝突,年輕人迷茫的時代。

這也是新文化運動一被人提出,就受到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原因。

汽車緩緩的停下,在青年學生夾道歡迎中,胡適陪著王學謙緩緩的走入會場。

年輕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甚至是雀躍的表情,讓胡適的腳步都輕了幾分。燕京的學生太不容易了,靠著父母的供養,不僅要在學校裏讀書,還要為國家大事操心,一個個都連自己都養不活,卻操著國會議員的心。

從反帝遊行。

到反對巴黎和會上出賣主權……

似乎激進是這個時代年輕學子們該有的朝氣和動力,一旦死氣沉沉的,就會讓當局緊張,懷疑,甚至猜度,這幫不安分的家夥是不是又在預謀更大的運動和遊行?

在簡短的介紹之後,王學謙走上了會場的演講台,隻有一個擴音器,沒有台子。

王學謙站的筆直,仿佛像是在檢閱士兵的將軍一樣,眼神俯瞰著整個會場……

終於,他開口了:

“今天我站在這裏,我們整個國家的首都,在我身後的不遠處,是清政府專門處決煩人的地方,有一個人,曆史將永遠不會忘記他……譚嗣同……他用鮮血澆灌的土地上,不僅僅有他,還有無數的先烈的鮮血,讓我們這個民族得以在東方屹立數千年。”

“我的麵前,站著的是一個名族,一個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一個勇士倒下了,我們甚至連給他豎立雕像的勇氣都沒有。這並不是冷漠,而是懦弱。在八十年前的那場戰爭,留在我們頭上的尊嚴沒有了,一個擁有璀璨文明的民族,卻隻能讓那些蠻橫的外來者,騎在我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們隨意踐踏我們尊嚴和靈魂。你們說,你們想要成為一個自由的鬥士,還是一個奴隸?”

從王學謙一開口,梁啟超沉默了,胡適張開嘴巴,傻了;甚至連剛才還洋溢著笑容的學生和教授們,都臉色陰沉了下去。這不是針對王學謙,而是對於民族的感情,他們在沉思,在思考。

王學謙的話,就像是一根撞針,一下子擊中了每一個還有民族自豪感的人心頭,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這一刻,每個人的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是的,自由的鬥士。

他們苦苦找尋的信仰,就是讓自己,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獲得新的自由!

“有人或許要說,王學謙先生,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份可以果腹的工作。是的,你的說法也對,生命固然重要。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是自由,是尊嚴!”

果斷的手勢,鏗鏘有力的語氣,瞬間點燃了年輕人的心,掌聲如同海嘯一般席卷而來,甚至在會場之外的數百米,都能清晰的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