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七個不能說的詞(2 / 2)

所謂“槍杆子理論”在西方的盛行,大概說的就是70年代。據說那是最後的黃金時代,好萊塢混混,搖滾樂歌手,還有“單口相聲”演員,他們都在那時從底層發起進攻,夢想占領主流文化的高地。寫好萊塢的有本書《逍遙騎士,憤怒公牛──新好萊塢內幕》(恰好此書剛出中文版),描摹了那群在那無限深廣的鏡子迷宮裏迷失方向的家夥,與此如出一轍的則是寫“單口相聲”的《刀鋒上的喜劇──喜劇如何改變1970年代的美國》,它們都用備忘錄的廣度和花邊小報的語言描寫了那時的事,那些如果是真就簡直太可怕了的事。喬治·卡林在書裏被大加溢美為“不可回避的時代標杆”,他活躍在沒完沒了的夜總會歡樂和一袋子一袋子可卡因中,讓人疑惑這些荒唐事兒怎麼會造就了時代標杆,但緊接著,嚴肅和激蕩的事情發生了──罷工。

不像又卷土重來的好萊塢編劇罷工那麼文雅和複雜,1970年代的“單口相聲”演員們流了真正的血,喊著幹脆利落的口號──No Money, No Funny。星星之火在拉斯維加斯的“喜劇商店”俱樂部開始點燃,俱樂部老板是一漂亮、嘮叨的精瘦女人,她像當時所有俱樂部老板一樣,認為俱樂部是“單口相聲”演員的進修學校,他們在那裏練習口才,運氣好了還能被獵頭相中進了電視台,不要錢就不錯了,怎麼可能給錢?喬治·卡林站在了罷工警戒線的前列,是當時最知名也最頑固的罷工領導人。罷工從1975年開始,到1979年仍在全美星星點點延續,有的人厭倦了,有的給了點小錢又返工,喬治·卡林並不缺衣少食,但他就像個被餓紅了眼睛的刺頭,直到全美俱樂部將付給“單口相聲”演員工錢作為行規,他才收手。他不僅在表演內容上要對大事件發言,連帶著“單口相聲”演員的地位也往前躥了躥。

之後所有人都享受著勝利果實,包括喬治·卡林,他的幾張專輯獲得了4次格萊美獎,在喜劇演員中絕無僅有,現場表演5次被艾美獎提名。晚年他越發陰鬱,屢屢在表演中瀆神和宣講人類末日,可客串體育解說時又死性不改,比如宣稱“世界上隻有三種體育運動:棒球、籃球和足球。曲棍球?不過是三種行為的結合:滑冰,追球和撞人。遊泳?那是為了不沉下去……”而那些出身“單口相聲”演員的家夥受他恩澤,過著著實不賴的生活,他們包括進軍電影界的史蒂夫·馬丁和羅賓·威廉斯,“月亮上的男人”安迪·考夫曼,全民諧星約翰·斯圖爾德……

所謂的美國“單口相聲”,其實是“stand-up com-edy”,一種起源於19世紀末,由一人表演,不借助任何道具(話筒除外)和場景的喜劇表演形式。表演者一開始是熱場的,後來還可以兼任報幕員,再後來,就是喬治·卡林參與創造的好時候。還傳入過香港,在粵語中被翻譯成“棟篤笑”(一個人站著說笑)。它的確跟我們的單口相聲非常象,可在美國人的解釋中,“stand-up com-edy”比中國的相聲高級,因為前者還會引人思考。可以說是喬治·卡林把針砭時弊的元素注入了“stand-up com-edy”,又是誰使相聲失去了這些?我也不知道。

那“7個不能說的詞”其實是:Shit, Piss, Fuck, Cunt, Cock-sucker, Moth-er-fucker,和T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