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1 / 2)

有位身在美國的網友曾數次與我互動,最近她給我發了郵件,談她培養孩子獨立做作業、安排生活的方法。我看了感覺非常有共鳴,征得她的同意,在此與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楊老師,針對作業,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孩子的作業應該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安排。可是孩子還沒有獨立之前,還得培養和引導孩子獨立,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看法。

我的孩子6歲,在上一年級。在美國,雖然作業不多,傍晚的作息時間也還是很緊張的。我的孩子很愛讀課外書、兒童小說,每天無論多晚,至少也要見縫插針地讀一個小時。我們很高興,也盡量保證她的閱讀時間。她每天的固定作業是彈半小時的鋼琴,學校規定的作業是每天至少讀15分鍾的課外書。除此之外,常常也會有些需要動腦動手的作業。

在美國,孩子們5歲上學前班,這是大部分孩子第一次接觸課堂學習,所以大多數學前班是沒有作業的。學前班的目的是讓孩子愛學校,愛課堂。一年級就有正規學習了,也有了作業。

作為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學習怎樣培養孩子獨立做作業。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經曆了一些磨合和對抗,也希望孩子像我們自己在中國接受的教育一樣,一定要先做完作業才可以玩。在美國,孩子都很有主見,根本就不喜歡別人操縱自己。我們趕緊想辦法改變,開始摸索。

有一天,我女兒對我說:“媽媽,你可不可以把每天早上上學前我要做的事情寫下來,把我每天傍晚要做的事也寫下來,這樣我就知道我每天要做什麼了。”我一聽,很高興,她有自己的主意,而且這個主意不錯。後來她告訴我她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家長是這樣做的,要麼寫在一個筆記本上,要麼寫在一個白色的板子上,還告訴我要等她睡覺後才可以寫。我按她的要求堅持了兩個月,也盡量管住自己不去催促她,效果果然不錯。有時,她對我寫的有些地方和安排不滿意,就自己改成看電視、玩或者是讀書,這也是她在給我提意見,我也就及時采納和改變。我常常寫道:“做完以上事情,請趕緊看第九頻道的《好奇的喬治》……”周末,我就幹脆寫:“Angelina正在第五十四頻道等著我。”

周末全是娛樂,沒有任何作業。我常常把她喜歡做的事情和她需要做的事情同等對待。我從來都認為自由時間、玩耍時間、讀書時間、學習時間是同等重要的。慢慢地,她熟悉了自己的作息規律和適合自己的做事時間表,就不需要催促了,也不需要我寫了。相反,她常常抱怨讀課外書的時間不夠,做作業的時間不夠。為此我也調整自己上班的時間,每天提前一小時上班,或提前一小時去接她,這樣她就多了一小時的自由時間。她的作業我們也從來不提意見,她自己主動做的,也就不必找她的麻煩了。當然,偶爾我會提醒一下,也隻是說:“明天有什麼作業要交嗎,有書要還嗎?”她要寫作業的時候我也問一下需不需要幫忙。她的很多作業是需要和家長一起做的。

有時候她也貪玩,這是孩子的本性,也是成年人的本性,可時間又不多,我就問她:“吃完飯後,先玩多久再彈琴呢?”她自己就說一個時間,比如20分鍾,我從來都答應她。我一般會上個鬧鍾,讓她自我監督。有時候,她看電視或者讀書興趣正濃,我就給她加10分鍾,或者說:“看完這一章再去彈。”有時候孩子彈了一半就不專心了。我就幹脆在她不專心的時候說:“你吃一點兒零食或者水果,也許會彈得更好。”這正中她下懷,過兩分鍾,她也就老實多了。也許很難相信,但事實上她常常幹脆地說要先彈完琴再玩。我知道她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讀書,這也說明她會自己安排,隻是還沒有完全獨立。她讀書的時候,我們也盡量不打擾,有時候她弟弟去打擾,我們就想辦法把弟弟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