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問了胤礽功課後,並未如往常一般讓胤礽回去歇著,而是放下了手裏的書冊,抬眼看了一眼胤礽,又垂眸看手裏的茶盞:“朕今日去樂壽堂了,瞧見太後抱著一隻小奶狗,聽說,那是你去上駟院要的?”

他雖於嫡母無甚感情,但禮不可廢,他日日都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請安,為給天下臣民做個仁孝的表率,他自然在給太皇太後請安後,還要去皇太後那裏請安的。

那小奶狗便是在今日請安時瞧見的,看太後的樣子,似甚是喜愛那小奶狗。

“回阿瑪,是兒子去要的。”胤礽很簡短的答了康熙的問話,他心裏明白,康熙留他下來,不是為了說這隻小奶狗的。

“朕過幾日要奉太皇太後去赤城溫泉休養,你一人在宮中不許荒廢了功課,旁的地兒都要少去,若是沒有完成朕給你布置的功課,回來朕可是要罰你的!”

康熙果然沒有糾纏於那隻小奶狗,而是望著胤礽道,“你年紀還小,後宮這許多事有朕在,你不必浪費心思!這樣的事,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言罷,又道,“你是太子,你最重要的事兒是你的功課,安撫皇太後之事,哪有你的學業重要?”

他在傷心之際下了那道聖旨,事後便知自己到底是性急了些,但卻沒有後悔過,他本就不喜胤礽與皇太後住在一處,這下遂了自己的心願,到底心中暢快。

至於安撫皇太後之事,他也已經想好了,皇太後性子和軟,他隻需去樂壽堂跟皇太後認錯,說些好話哄哄她,皇太後自然也不會如何,至於太皇太後那裏,隻要皇太後不計較,太皇太後也不會繼續惱他的。

哪知他還未有所行動,胤礽倒是先他一步,跑去上駟院要了隻狗兒送給皇太後,也不知這孩子跟皇太後說了什麼,皇太後在第二日他請安時便先與他說了這事,說是他下的旨意極好,她也早有此意要太子搬出去,畢竟太子年紀大了,總在她那裏住著不像話。

皇太後言笑晏晏,絲毫看不出惱怒他的模樣,康熙見皇太後都如此說了,他也隻能順著此話說下去,對皇太後表示了自己未能先期告訴皇太後的此旨意的歉意,而後誠摯的邀請皇太後與他一道去赤城溫泉療養——皇太後不生氣了,太皇太後自然是允了他,願意與他同去赤城溫泉療養的。

此事結果雖好,皇太後往後退讓了一步,可康熙心中卻不滿,胤礽本不該參與進來的,他不願意這些事攪擾到了胤礽,若非皇太後在胤礽跟前說了什麼,胤礽肯定不會有此舉去討得皇太後之歡心的。

一想到此處,康熙心裏對皇太後不免厭惡了幾分。

胤礽眨巴眨巴眼睛,本想點頭稱是,可到底還是忍不住脫口心中所想:“阿瑪,您常說要學漢人以孝治天下,您自個兒也是對太皇太後侍誠至孝,怎麼到了皇太後這裏,就說安撫皇太後之事沒有兒子的學業重要了呢?”

“您要兒子學四書五經,叫兒子講解給您聽,還叫兒子日日吟誦其中的章句篇章一百二十遍,這裏頭通篇都在講要孝順長輩,難道隻有太皇太後是長輩,而皇太後不是長輩了嗎?”

胤礽當麵指摘康熙話中的漏洞,於父子間無事,但於君臣間,這視為大不敬。胤礽隻能努力眨巴眨巴眼睛,盡量表現的純真無邪,以示自己是天真的“不恥下問”。

在康熙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同時,他就明白,康熙去樂壽堂給皇太後請安時,皇太後定是按照他的囑咐做了,不然,太皇太後不會答應康熙願去溫泉療養的。

康熙沒想到兒子冒出這樣一番話來,當下被兒子問得一噎,但他反應也很快,當即反問道:“這些話是誰教你的?”

胤礽搖頭:“沒有人教兒子,阿瑪,這些都是兒子的心裏話。”

他嘴上這樣說,心裏還在感歎康熙糊塗,若眼前真是個於世事懵懂無知的黃口小兒,隻怕就要被康熙這番話忽悠了去,將來就算長大了,張口便是仁義道德,也做不來那孝順長輩之事。

康熙點點頭,想想也是,皇太後從未讀過四書五經,也從不知這些話,皇太後是不可能教胤礽說這些話的。若是真有人教的,那也隻能是太皇太後了。

望著胤礽純澈的眼眸,康熙心下一歎,太皇太後可謂是用心良苦了,竟通過胤礽來告訴他這些話,太皇太後不肯當麵說與他聽,反而讓胤礽來作小兒純真語態,是怕駁了他身為皇帝的顏麵嗎?

康熙靜靜看了胤礽半晌,才沉聲道:“你這話是沒錯的。朕自然也明白。但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做任何事都要講個親疏有別。朕是說過要以孝治天下,但朕問你,在天下看來,朕對皇太後不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