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第30章禪的精髓是用心靈親自體驗1(3 / 3)

因為,佛法第一義禪的精髓,乃是窮極的真理,既非言語所能表詮,也不是思惟概念所能析別的。故而,所有的談論,無論是說心、說性,說頓、說漸,僅僅是為了啟發學人而不得不說。所有的教法,僅僅是體驗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連佛陀都說過:“我所有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為了讓你們更順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並非明月。”因此,凡有言語,都是形而下的。

翠岩禪師深知這個道理,但為化導大眾、啟發學僧,不得不演說佛法,示現禪機。試想,曆代祖師若不向人開示,大家就無法得到啟迪,如何明心見性、開悟得道?說過之後,他又生怕弟子們錯把手指當成月亮,誤將手段當作目的,死守著自己所說的禪法,遂即在夏末自設了“眉毛脫落”之問,以巧妙示現禪機靈活的底蘊。

翠岩令參禪師的這一問,仿佛晴天霹靂,有天崩地裂的感覺!宛若電光石火,迅雷不及掩耳!好像金剛王寶劍,觸之則喪生失命!這句話,看似平常,內含的禪機之峻烈,令當時法堂上所有的人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為什麼難以答複?要知道,翠岩是悟道的祖師,他的一言半句並不是莽莽撞撞隨便說出來的,必須要有安邦定國的手段,才能從容應對;必須頂門有眼大徹大悟的人,才能明白他的旨意。

那麼,翠岩此問,真的千古無對了嗎?布袋和尚見大家無言以對,不禁哈哈大笑,自顧自向法堂之外走去。走到門口,他說道:“翠岩嘮叨,分明是賊!”

說完,他頭也不回,揚長而去。禪。於是,布袋和尚上前一步,深深禮拜下去。令參禪師指了指問話的禪僧,又指了指布袋和尚,笑道:“明州的牛吃草,杭州的馬腹飽!”

問話的僧人一愣:是啊,問話的是自己,布袋和尚禮拜什麼?隨即,他從布袋和尚的舉動裏忽然明白了: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真心佛性的妙用。他豁然開悟,手舞足蹈而去既然已經明白了,還用禮拜嗎!

最讓布袋和尚意想不到的是,到七月十五日安居結束,也就是所謂的解夏,解夏也像結夏一樣,要舉行一番儀式,翠岩令參上堂說:“一夏天與兄弟們東拉西扯,你們看翠岩我的眉毛還在嗎?”

禪林傳說,若是誤說佛法,其罪過將導致眉毛脫落。翠岩禪師回顧過去九十天的夏安居期間,經常向大眾說法,唯恐其所有說法已經成為言語葛藤。其言語過失的罪過,可能招致眉毛脫落,故而有此一問。

因為,佛法第一義禪的精髓,乃是窮極的真理,既非言語所能表詮,也不是思惟概念所能析別的。故而,所有的談論,無論是說心、說性,說頓、說漸,僅僅是為了啟發學人而不得不說。所有的教法,僅僅是體驗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連佛陀都說過:“我所有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為了讓你們更順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並非明月。”因此,凡有言語,都是形而下的。

翠岩禪師深知這個道理,但為化導大眾、啟發學僧,不得不演說佛法,示現禪機。試想,曆代祖師若不向人開示,大家就無法得到啟迪,如何明心見性、開悟得道?說過之後,他又生怕弟子們錯把手指當成月亮,誤將手段當作目的,死守著自己所說的禪法,遂即在夏末自設了“眉毛脫落”之問,以巧妙示現禪機靈活的底蘊。

翠岩令參禪師的這一問,仿佛晴天霹靂,有天崩地裂的感覺!宛若電光石火,迅雷不及掩耳!好像金剛王寶劍,觸之則喪生失命!這句話,看似平常,內含的禪機之峻烈,令當時法堂上所有的人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為什麼難以答複?要知道,翠岩是悟道的祖師,他的一言半句並不是莽莽撞撞隨便說出來的,必須要有安邦定國的手段,才能從容應對;必須頂門有眼大徹大悟的人,才能明白他的旨意。

那麼,翠岩此問,真的千古無對了嗎?布袋和尚見大家無言以對,不禁哈哈大笑,自顧自向法堂之外走去。走到門口,他說道:“翠岩嘮叨,分明是賊!”

說完,他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