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第21章為亂世難民找到生存之路(2 / 3)

人們隻知道淡水裏會生長顏色青青的地衣,何曾見過海洋裏麵長出過青衣?這是究竟是什麼變故?

正當人們不知如何是好,布袋和尚在海邊出現了。他撲通撲通趟著海水,興高采烈地在海塗上采那些地衣植物。看他那手舞足蹈、喜形於色的樣子,好像是撿到了什麼寶貝似的!人們不禁好奇地喊叫道:“布袋師父,那是什麼東西?你采那些青衣幹什麼?”

布袋和尚雙手忙個不停,像是無暇回答人們一樣,直到人家再三詢問,他才說道:“這不是你們常見的淡水青衣,而是珍貴的海苔。”

“這些海苔看著毫不起眼,有什麼可珍貴的?”

布袋和尚總算直起了腰,手裏舉著一把海苔對大家說:“地上的香菇,海裏的苔菜,都是人間難得的美味佳肴。把它洗淨,或者做湯,或者用開水燙過之後涼拌,味道鮮美極了!”

有人不大相信,說:“這海苔與青衣沒啥區別,嚼起來一定沒滋沒味。”

這時,布袋和尚已經采了一大把海苔回到了岸上,他說:“你們若是不信,可以跟著我回嶽林莊試一試。到時候,隻要你們聞聞味道,恐怕會把舌頭都咽進肚子裏!”

本來就十分好奇的人們,早已被他引逗得欲罷不能了,便浩浩蕩蕩地跟隨他而去。布袋和尚在莊裏的廚房忙乎了一會兒,果真端出了一大盆涼拌海苔。他把一雙雙筷子發給人們,讓他們都嚐嚐鮮。然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嚐試第一口。布袋和尚一笑,自己首先夾了一大筷子,嚼得有滋有味。於是,大家就跟著小心翼翼地嚐試一點點。品嚐過第一口之後,都感到味道十分獨特,既有海產品的鮮美,又有山珍的醇香。人們不禁食欲大動,三下五除二便將一大盆海苔搶了個精光。

幾乎是同一天晚上,嶽林莊附近幾十裏的廣大海塗上,都生長出了大片大片的海苔,綠油油、青光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那些無地可種、無業可就的難民們紛紛趕海采海苔,除了自己吃,還拿到集市、內陸去賣,換回一些糧食。布袋和尚告訴大家,鮮海苔可以一絲一絲曬幹,做成苔條,這樣就可以長期儲存、長途販運了。

從這時起,那些喪失了生活資本的難民們,隻要憑著自己的辛勞,采海苔、加工海苔、販賣海苔,就能找到一條生存之路。於是,這些毫不起眼的海苔,養活了成百上千流離失所的人。

從此,海苔成了浙東名產。到清朝時期,小小的海苔被皇家納入了貢品行列,每年都要專程送往遙遠的北京,供皇帝品嚐。

說來也怪,中國海疆遼闊萬裏,大大小小的灘塗多得不計其數,可是盛產海苔的地域屈指可數,而且其他地方出產的海苔品質,根本不能與象山海苔相提並論。

一年一度的春節將近,嶽林莊附近的鄉親們記起了大肚子莊主一年來帶給他們的種種好處,於是都不約而同地來到田莊,請布袋和尚到家裏吃頓齋飯,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上百戶人家你也請,我也約,莊主的肚子再大,也無法都去吃個遍。何況,僧人過午不食,不能供晚齋。離過年隻剩下十幾天時間了,也就是說,布袋和尚最多隻能到十幾戶鄉親家去赴齋。於是,每天中午,人們為了將他拉到自己家吃飯,有的拽胳膊,有的抱腿,你爭過來,我奪回去,布袋和尚差點被“五馬分屍”!

這一天一大早,陸陸續續有八戶人家前來嶽林莊請布袋和尚。而他竟然一家也沒拒絕,一一都答應了下來!到中午的時候,布袋和尚如何同時到八戶人家赴齋?莫非有分身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