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與自己天賦相通的天職。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或家長總會問我們一個問題:“將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時的回答五花八門,教師、科學家、工程師、醫生、護士等各種職業脫口而出。多少年過去了,兒時的隨口一說,有多少人實現了呢?又有多少人在堅持默默努力呢?
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做一份自己不喜歡、沒有興趣的工作,人就成了簡單的賺錢的工具,縱然拿著高薪,也很難享受到工作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而且,一份沒有激情的工作,也隻會讓人原地踏步,難以施展抱負和才華。
更何況,人生短暫,我們沒有必要去做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因此,在選擇長期、穩定的職業時,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還要知道自己對哪類工作感興趣,最關鍵的是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盡可能地發現和發展自己的天賦,並在天賦的基礎上進一步探尋天職。
其實,我們從小到大努力學習,往往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職業,以便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但是尋找職業方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做好一係列準備的。其中關鍵就是職業探索,我們一定要在了解職業的前提下選擇,否則,就會發生“所做非所願”的問題。
選對職業成才快。
這個社會中,有的人疲於奔命地換工作,卻總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那份工作,窮其一生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職;有的人勤勤懇懇幾十年,發現做了這麼多年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卻再也沒有勇氣去改變或者選擇另一種活法;有的人工作一輩子根本都沒有想過天職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天賦。天賦能夠讓我們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說是天賦幫我們選擇了最適合的職業。當個性化的人遇到客觀的職業時,如果你能夠了解自己的天賦,那麼你就能夠找到與自己最相匹配的工作,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天職。人最大的快樂來自內心的愉悅與滿足。因此,聽從自己的天賦選擇,找到自己的天職,這樣,你才會把工作當做一件樂事,而無須為了生存每天疲於奔命。
小劉,憑著自己的努力進了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做網絡編輯。因為從來沒有在大公司待過,所以剛進去的時候確實是虛榮、風光了一把,但問題接踵而至,大規模的工作壓力把小劉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時接手的時候隻有小劉一個人做,部門沒有其他人做與編輯相關的事情。不停地跟技術打交道,手上的事情因為技術的原因以及流程的煩瑣導致不停地做返工,因為公司在管理上還是有一些漏洞。在強大的壓力下,小劉每天臉色都很不好,一下班臉色就暗黃,精神異常的緊張,情緒波動很大,壓抑著情緒在做事情。來自上麵的壓力也很多,每次都不停地催,往往還沒有做完,又來了新任務。久而久之曾一度產生頭暈,每次從座位上站起來頭暈目眩。
這個公司的經曆就像一隻你非常喜歡的水晶鞋,因為美麗你可以舍棄許多,工資沒有以前高無所謂,沒有多餘的休息天無所謂。可是最後小劉卻發現舍棄了自己的生活,長時間的上班強度,連自己的休息時間也沒有,往往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隻有睡覺,因為網站編輯是需要星期六上班的。
最後小劉提出了辭職,選擇了離開。沒想到最後又去了另一個與以前差不多的公司,還是網站編輯。真是天下沒有完美的公司,隻有重複的工作。
小劉已經28歲了,她不確定編輯能做多久,何況網站編輯的薪水並不是很高。現在小劉想的最多的就是要不要轉型,做網站編輯的要在大公司混出頭來很難,在一般的公司未來價值又不能估計;如果轉型做市場方麵的工作,對自己又不是很有信心……
職業一旦選錯,往往一路錯下去,輕則影響職業生涯幾年,重則影響十幾年。像小劉這樣的職場人比比皆是,因為隻看到了職業好的一麵,而沒有考慮過職業不好的一麵,往往就會因為不能接受職業的不好的一麵而離開。這也說明,很多職場人在擇業時沒有調研職業、沒有充分分析職業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