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轉型的四大指標。
羅波原來在一家國內數一數二的網站做銷售工作,收入也很不錯,但工作幾年下來,覺得不再有什麼發展。憑借自己卓越的銷售業務能力,他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醫藥公司任職醫藥代表。豐厚的底薪、完善的福利政策以及頗具前途的發展起初讓羅波興奮不已,覺得自己選擇轉型很正確,這一步走得“值”!
及至真正接觸醫藥代表業務,羅波才發現,原來一切要比自己當初預料的困難得多。晦澀難懂的醫藥名詞、“特色”的業務銷售模式、混亂的公司內部管理,都讓他一籌莫展!他想辭職,但舍不得豐厚的薪酬和福利。沒辦法,他隻有天天發愁,拚命學著適應。
未知領域,有其特定的資源和背景,不能潛心深入,很難掌握其要領。求職者應該在轉型之初就對自己所要轉往的行業有較為客觀全麵的認識,行業轉型之後,自己的能力是否可用,是否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是否有利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為沒有足夠了解新行業的情況而盲目轉型,在沒有任何準備下就隨便投入一個行業,或純粹因為職位與薪資的誘惑而盲目跳槽,結局都隻會是惡性循環。
人怕入錯行,難在不會選!
入行,相當於在社會裏“投胎”,如果不經思考就隨意入行,那就等於在社會中閉眼亂撞。行業代表著你參與的社會分工,所做的事情關乎個人使命實現與否。人的幸福也是在完成使命、履行職責中得到實現的。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行業轉型不可避免,重要的是我們能通過行業轉型修正職業生涯、發現個人使命,邁向更大的成功。可以說,選擇正確的行業,在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中非常重要。那麼,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行業選擇有四大指標,具體如下:
【依據行業壁壘換行業】
選擇行業前,要先對目前存在的行業逐個作分析。好的行業和企業一般構築有相對高的競爭門檻,保持相對壟斷的利潤。分眾傳媒CEO江南春曾說,商業機會從來都是不公平的,處於優勢的企業往往構築有相對的壁壘。
在目前的競爭環境中,行業存在四種壁壘:一是製度壁壘,比如移動運營商,想參與這個行業,需要獲取牌照;二是資金壁壘,比如銀行、房地產企業,沒有龐大的資金是無法參與這個遊戲的;三是技術壁壘,擁有大量專利技術,這樣別的競爭者無從下手;四是稀缺資源壁壘,比如擁有旅遊景點的經營權,由於該景點的獨特性、唯一性、不可複製性,這也是壁壘。
中國的許多行業,競爭程度異常慘烈,行業內的企業無一例外都采用價格白刃戰,比如家電製造業,由於這些企業都專注於製造和銷售渠道,大部分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大多做的是擰螺絲、搬箱子的組裝工作。像這樣的行業,大部分企業都掙紮在競爭的“紅海”之中,生存壓力異常巨大。試想,在一個無法創造高額利潤的行業中,如何去獲取高額的薪資收入?相反,在另外一些行業,由於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和各企業的相對壟斷,可以給員工提供豐厚的待遇。比如電信運營行業,身處製度壁壘之中的各企業都能創造巨大的利潤,自然能給員工提供非常好的福利。
【依據生命周期換行業】
還有一些行業,處於夕陽產業或者淘汰產業之列,比如低端製造業、落後的傳統服務業、企業體製落後的工礦企業等。這些行業已經處於衰退或淘汰的行業生命周期,因此,選擇行業時要盡量避免選擇這些行業。新興的、熱門的、國家政策扶持的往往是朝陽行業,比如動漫行業。選擇了滿意的行業,你的轉型就成功了一大步;選擇了正確的行業,你就增加了創造財富的機會!
此外,要注意分析行業市場的發展狀況,行業萎縮,跳進這樣的行業不是明智之舉,要多觀察,多搜取行業信息,辯證地分析自己的職能在行業發展中的前景,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
【依據前景政策換行業】
從行業發展前景角度講,熱門、朝陽產業的發展前景比較讓人看好,也方便切入。國家政策也會影響一個行業的興衰,國家政策對產業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那些政府提倡、優先發展的產業必然傾注有更多的優惠。因此了解政府提倡、優先發展什麼產業、行業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政府導向是密切相關的。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每個部委的文件及行業協會所倡導的理念等都是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