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讓我們創造曆史吧!(下)(1 / 2)

以有備打無防從來都是一種令人措手不及的突襲效應,特別是陳紹他們這種悄聲無息地在敵軍營寨深處突然暴起而殺人的襲擊,廝殺一旦開始就注定會是一場一麵倒的屠殺,能夠殺戮多久則就要看敵軍的執勤士兵反應快不快,另外就是敵軍的預先布防到底經不經得起考驗了。

要說蠻荒時代的嶺南各族壓根就是別想有什麼計劃的行事,畢竟一幫連語言體係都還不完整的族群,沒有文字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文字方案,能有什麼應對突發狀況的計劃?

甌雒國那些人不同,他們是一個政體完整的國家,文字是華夏的象形字體,他們因為在南亞地區經常會遭遇野人的偷襲,軍隊沒有什麼預防的措施那是不可能的。

留下幾十人到處殺人放火,蠻子們的營地因為這幾十人到處亂竄立刻就亂了起來,就像是一滴水被丟進油鍋裏炸開了,產生的混亂有如平靜的水麵被丟盡一顆石子漣漪開來,以至於產生了一種營嘯的效應。

營嘯是什麼玩意?指的是軍隊中的士兵因為長期精神緊繃,一旦發生點什麼喧嘩就有可能會出現混亂,混亂時就會產生推擠,推擠就會演變成鬥毆,鬥毆會出現死傷,幹脆就是互相之間幹了起來,最後成了自相殘殺。

幾十個呂哲軍在蠻子間殺人放火沒有任何難度就讓蠻子產生了恐慌,而這些蠻子來自不同的部落,營中發生了流血事件的的一瞬間就想自保,遭遇到原本有仇怨的部落,那難免延續敵意一點火星就互相廝殺起來。

殺進甌雒營寨的陳紹等人卻是沒有那麼輕鬆,他們隻推進約二百米就遭遇到一波箭矢的射擊,索性的是這次襲擊是有備而來,渾身的藤甲全套士卒又個個睜大眼睛提高警覺,一波箭矢之下除非是特別倒黴被射中關節位置,不然用盾牌擋住臉部,箭矢基本是被彈開了。

甌雒國軍隊的反應很快啊?他們一波箭矢隻是前奏,陳紹一人當先舉著盾牌帶領麾下繼續前奔,隻是跑出去十來步又是一波箭矢落下。

越是靠近,陳紹越加覺得盾牌身上的甲胄的受力變重,他看到有袍澤被射穿藤甲的時候臉色大駭。

經過桐油煮煉過的藤甲竟然被箭矢射穿?那該是多麼強的力道和穿透力才能射穿啊!

透過盾牌看去,陳紹看見了什麼?他看見四麵八方至少有二千以上的短衫短褲兵圍攏過來,前方也有一些手持勁弩的敵軍在放箭,而似乎看一些落在地上的箭矢是三棱箭頭來著,一刹那差點就嚇尿了。

三棱箭鏃也被稱呼為破甲箭頭,這玩意一石弓十五步(約三十米)以內能夠射穿銅甲,五十步(約七十五米)以內能射穿皮甲。要是用張力三石以上的勁弩來發射,七十步可以破穿銅甲,一百步射穿皮甲,離得更近的話連甲胄帶人都可能被射穿了。

因為呂哲十分重視對弩機的開發,呂哲軍有種類相當多的弩,從小巧的連射弩到弩床應有盡有,陳紹看見的是敵軍使用類似於秦軍的蹶張弩。這種弩有兩種款式,一種是腳端出弩,用於強弩;另一種是膝上上弩,用於弱弩。

甌雒國軍隊的弩兵手裏的家夥分明就是腳端的款式,是一種十分強勁的強弩,陳紹可是清楚這種弩的射程最遠可以到達三百步以上,五十步以內除非是重甲又持盾,不然是絕對頂不住的,他能不差點被嚇尿了嗎?

敵軍弓弩手約是三百來人,弓手大概二百左右,餘下為弩手,陳紹忍住尿意嘶吼:“衝!”,立刻就是玩命地邁動腳丫子。

哪怕是周邊有近二千敵軍在逼近都必須衝鋒,蹶張弩這種強弩裝填起來非常麻煩,百步的距離大概能射兩次,麵對沒什麼近戰能力的弓弩手不衝,轉身逃跑絕對是自尋死路,畢竟離得越遠越危險,衝上去到是可以輕易地驅趕或殺戮。再則,百來個弩手發射兩次又不是全部能射中目標。

陳紹帶人一衝,對麵甌雒國的弓弩手卻是慌了,這些弓弩手一慌亂射出去的箭矢準頭也就不怎麼樣,弓手張弓拉弦射箭還能維持速度,弩手慌忙間卻是拖慢了用腳端開弓弦的速度。

差不多是陳紹等呂哲軍衝進敵軍弓弩手二十步以內的時候,三百左右的甌雒國弓弩手想都沒想轉身就跑,在慌亂的躲避之時有人還能揣著兵器跑,那也算是甌雒國的軍隊操練有度了。

敵軍這一跑,陳紹也不追擊,他呼喝著“放火,點燃建築,點燃所有能點燃的一切!”,追上一個跑得慢的甌雒弩手一劍劈下,砍中對方的頸部一股鮮血飆到臉上抹都不抹,眼睛四處掃視敵軍的近戰兵靠近的距離,放下盾牌伸手抓起腰間在懸掛的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