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初入仕卷軍事漩渦,勘案破揚兵家神威(3 / 3)

正說著,果不其然就看見一群文人們聚在一起,品茶吟詩,好不熱鬧。晉王一打聽才知,原來是才子們閑來無事,以西湖十景為題對對子。

其中有一學子見晉王很感興趣的樣子,便邀請他,“吟詩作對,以文會友。這位兄台可要一試?”

晉王素愛熱鬧,哪能不心動。抬步就要跟去。見邵安未動,喚道:“安、安兄,一起啊。”

雖說士子文人間都以某兄某弟相稱,可邵安對此很無語,心道晉王這是安兒安兒的叫慣了,所以現在連他的姓也順道改了?

“安兄,走啊。”晉王偷偷吐舌,剛剛差點叫成安兒。幸好及時刹住,否則多影響他才樹立起來的文人形象啊。隻不過要委屈安兒,改姓安了。

邵安跟著晉王來到那兒,找了個不起眼的地方坐下細聽。在他們來之前不久,已經有人出了個上聯:平湖秋月月中景。於是此刻大家都紛紛搖頭晃腦,想著下句。

“斷橋殘雪雪中情。”忽然有一人站起來答道。大家一品味,平湖秋月對斷橋殘雪,真乃絕對。

那答題者十分得意,對眾人一拱手,開始出題,“柳浪聞鶯鶯聞柳。”這對子看似和上一個格式差不多,但最後兩字要與前呼應,難度徒然加大了。

眾人紛紛搖頭,晉王滿懷期待的看向邵安,邵安便在他耳邊低語幾句。

晉王聽後大喝一聲:“好。”引得眾人詫異,皆轉頭看向他。有人問道:“這位小兄弟可有絕對?”

晉王胸有成竹的站起來,公布答案,“三潭印月月印潭。”說罷驕傲的環顧全場。

大家皆點頭稱讚,那出題者也不得不服,起身對晉王拱手道:“絕對,絕對!小兄弟這麼厲害,在下佩服。”

“哪裏哪裏。”晉王這小小的虛榮心終於滿足了。但還沒等他得意多久,就得知一驚天噩耗——這答題者還要出題!

隻見眾人滿臉欽佩的看向晉王,等他出上聯。晉王額頭滲出冷汗,悄悄看著邵安,無聲的向他求助。

邵安心裏那個鬱悶啊,為何每每都要替他收拾殘局,真是命苦。他一邊抱怨一邊想著對策,撫額略想片刻,就想到了一個上聯來。

邵安向晉王眨眨眼,手指微微指向“花港觀魚”方向,晉王不太確定的吐出四個字:“花港觀魚……”

緊接著,邵安拿起一空茶杯,手一翻,向下一扣。晉王瞪眼,不解其意。邵安撫額,偷偷伸出三個指頭,示意他把最後三個字倒過來。

“……魚觀港?”晉王終於了悟。

“花港觀魚魚觀港……”才子們又陷入了新一輪的苦思中。

晉王暗暗鬆一口氣,總算蒙混過關了。可惜晉王是那種不長記性的人,這回他自己不出風頭了,卻拉起邵安去出風頭,對眾人說:“我兄弟會。”

邵安無語,這讓出題者答題是個什麼意思啊。但沒辦法,隻得幫晉王圓場,回道:“雷峰夕照照雷峰。”

眾人叫好,又請邵安出題。邵安也不客氣,故意出了個更難的,“雙峰插雲插出南北高峰。”

這上聯一出,果然難倒一片。大家都低聲討論,過了很久都沒有人應。

忽然有人站了起來,原來是最初邀請晉王的那位士子。他拱手道:“在下不才,願意一試,請多指教。在下的下聯是:南屏晚鍾盡顯南屏風光。”

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對稱。但說不好的人又對不出更好的,最後還是認同了那位士子的答案。

那人一笑,接著出題,“在下才疏學淺,也想不出有關十景的對子。在下就出個簡單的,博諸位一笑。”

才子們被剛剛幾個對子弄的焦頭爛額,當然喜歡簡單了,紛紛催促他快出題。

那人沉吟片刻,道:“冬雪欲白千裏草。”

這上聯一出,文人們一掃剛剛頹廢低沉,一個接一個的站起來搶答。

“春日照紅萬朵花。”

“夏雨已洗百尺荷。”

“秋楓染紅萬重山。”

…………

下聯一下子就對了十幾個,搞得出題者也不知選誰的好。忽然有一布衣青衫的青年高聲道:“依在下看,誰的都不好。”

答了題的大怒,沒答題的疑惑。青年一笑解釋道:“此聯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冬雪欲白千裏草。’這裏麵暗含一個字謎。”

眾人不解,而邵安卻徒然驚醒,“千裏草?董?”

“這位兄台說的極是。”青年說道,“千裏草,乃‘董’字。”

而邵安腦海中,卻想起淑妃的那幅畫:草原,駿馬。千裏草!馬蹄疾!想到此處,邵安幡然醒悟,這暗藏的通敵者,原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