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巧妙處理兒子成長中的煩惱(1)(1 / 3)

兒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陌生新鮮的問題,他不知道答案,很想追根溯源。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這些煩惱,對於一些特殊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給孩子一個合理的滿意的解釋。本章就一些在男孩身上比較常見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建議。家長具體采取什麼樣的方式,還應該視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

“媽媽,我是從哪來的”

幾乎每一個孩子,心裏都有這樣的疑問:我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來到這個家?很多孩子也都會問媽媽這個問題,但很多家長都礙於這是個與性有關的問題,小孩子不該知道,便都對兒子“撒開了謊”,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你是從大河裏撈上來的;你是從垃圾桶邊上撿來的;你是天下掉下來掉到房頂上的。還有一個媽媽,經不住兒子的苦苦纏問,就對兒子說:“有一天我和你爸爸去爬山,在山上撿了一隻小豬,於是就抱回家放在被窩裏暖,暖著暖著就把你孵出來。”結果兒子信以為真,一直以為自己是豬變的,到處跟別人講這個故事,鬧出了不少笑話。

在大多數的家長眼中,這是一個涉及性的敏感話題,不想說給孩子聽,甚至根本不想孩子問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越早給孩子答案,越容易解決。

有一位媽媽就做得非常好,兩歲的兒子向她提出這個問題時,當時她也有點蒙,可轉念一想,覺得不如實話實說:“寶貝,你是從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啊。”然後媽媽拿出了家裏的相冊,翻到她懷孕時的照片,讓兒子看,“你看,媽媽的肚肚大不大,你猜裏麵是什麼?”兒子搖搖頭。媽媽說:“就是你呀。”就是這次簡單的對話,以後兒子經常趴在媽媽的肚子上說:“我很小的時候是在媽媽的肚肚裏。”一臉的陶醉。

另一位媽媽,當兒子帶著好奇心問她同樣的問題時,她也很坦然地盡可能用他能聽懂的語言告訴他:“你是爸爸和媽媽愛的結晶。有一天晚上,爸爸把你放到媽媽的肚子裏,那裏邊很溫暖,也很安全,還有很多的水,你就在裏麵遊泳。”兒子聽了,很感激地親了一下媽媽的臉頰,又撲進爸爸的懷裏,親了一下爸爸:“爸爸,我好愛你和媽媽!”全家人都被一種濃濃的愛包圍著。

這種回答的方式都是可以的,既平實易懂,又盡可能貼近了事實,還回避了敏感的性問題,讓孩子的內心能留下一個大體不差的印象,解決了他的困惑。

“為什麼我有小雞雞,小姐姐沒有”

周末,同事帶著4歲的女兒來玩。飯後,女孩去衛生間解手,強強機靈搗蛋地要鑽進去,被媽媽一把拽住。

過了一會,強強悄悄地問媽媽:“為什麼我有小雞雞,小姐姐卻沒有呢?”

媽媽大吃一驚,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本能地說:“去問爸爸。”

強強又去問爸爸,爸爸笑著說:“因為你是男孩啊。”

“我知道我是男孩,我問的是為什麼小姐姐就沒有。”強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讓眾人不禁莞爾。

媽媽的臉色有些尷尬,但爸爸示意媽媽不要阻止兒子的提問,說:“因為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啊!”

強強睜著兩隻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臉蛋上寫滿了期盼,問:“為什麼不一樣呢?”

爸爸望著兒子的眼睛,平和地說:“孩子,男孩和女孩的生殖構造本來就不一樣,女孩子因為將來要生寶寶,所以不需要小雞雞,而男孩子就需要呢,這些知識,過一段時間我會詳細地跟你講解,好嗎?”

強強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原來是這樣,好啊。”

這位爸爸的回答雖然不是特別合適,但基本符合了兒子的心理預期,解除了他的困惑,讓他知道,原來男孩和女孩的身體結構不一樣,將來有著不同的任務的。如此一來,他就不會在這個問題再耗費太多的精力了,也不會再瞎聯想了。

有些家長,當兒子問這個問題時,卻經常給出不倫不類的回答,比如:“她以前有的,後來不聽話,讓大人給剪了,你以後要是不聽話,也給你剪掉!”

這種回答不僅錯誤而且極易造成危險的後果,讓孩子驚嚇不已,生怕你哪天不高興真要下毒手,會引發連鎖的心理反應。孩子對於父母都是遵從甚至崇拜的,有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借“聽話”來獲得父母的認可甚至隻是注意。他們缺乏安全的知識,有的時候,也許真的會釀成不可想象的後果!比如寶寶聽了你的這個回答,就會覺得,哦,原來誰不聽話,就可以給他剪掉!當他在幼兒園和小夥伴發生糾紛時,其可能的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大部分家長,當孩子問及性知識方麵的問題時,羞於言表,總是說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話;即使通過教育或者自主學習有了一些正確性知識的家長,也因為此問題的敏感性不敢和孩子展開關於性知識的對話。還有的家長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破壞孩子的純潔性,會在無意中起到教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