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望所歸千呼萬喚的新型農村醫療合作製度,終於在2002年10月在全國各地農村開始實施。這一製度的基本做法是自願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以家庭為單位,按每人每月10元繳納合作醫療資金,同各級政府每人補助的20元,一起合並形成醫療基金,儲存在縣市國有商業銀行或信用社的財政基金專用賬戶內。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到縣市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憑合作醫療證可直接按比例報銷部分醫療費。這一製度確確實實是一惠農政策,得到了全國近7000萬農民的相應。
“得了大病心不慌,合作醫療幫大忙。”這是農民對合作醫療的肯定。
同時國家為提高農民的收入,減少城鄉差距,解決三農問題。在2006年1月廢除了已經實現2600年的農業稅。這一措施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更有利於農村的發展。
第一章
第一節
農曆丁亥年的初冬,鄂西北地區,緊鄰漢江,這裏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鴛鴦鄉”但這裏的祖祖輩輩們卻一直過著貧窮的日子。直到有個人出現徹底改變了這裏的摸樣他叫柳成林。柳成林七十年代初出身,高中時成績優越考入一所一類大學,因家庭貧窮父母沒能湊齊學費便被擋在大學門口之外。所以他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麵貌,讓自己的後代不要再重蹈覆轍。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便毅然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三年他不僅練就了鋼鐵般的身體,而且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包括一些致富信息。轉業回來後他因地製宜利用這裏山多地少和獨有的氣候環境再利用所長決定種柑橘。於是便在鄉裏承包了100多畝的荒山又用了三年時間把荒山變成了綠洲,從此擺脫了落後的帽子。“自己一人富裕了不算富裕我要帶動全鄉人民都富裕起來”這是柳成林自己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柳成林的幫助和指導下全鄉百分之八十的農戶都種起了柑橘,使農民的年收入提高了一千多元,農民打心眼裏佩服他感激他。去年柳成林被縣裏評為“致富帶頭人”的光榮稱號。
這天,柳成林正在幫助果農們講解柑橘果樹的過冬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隱隱約約聽到好像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起初他以為自己聽錯了,便繼續幫助果農們解答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這聲音越來越近,隨著喊聲他朝山下望去。隔壁家的胖嬸正朝自己走來,邊走邊對柳成林招著手,還喘著粗氣。胖嬸是個熱心腸的人,因為長得有些胖,故得此稱呼。柳成林想一定有什麼事吧,放下手裏的修枝剪刀迎了上去。
“胖嬸”柳成林喊道。
胖嬸風塵仆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林子呀,你家彬彬在學校上體育課時突然暈倒了,現在在鄉衛生所治療,你去看看吧。”
“哦,我知道了,您先回去吧!”說完扭頭繼續給果農們解答。
胖嬸又說了一遍,“彬彬病了你去看看呀!”柳成林還是在埋頭給果農講解。
胖嬸有些生氣了,還是很有力氣的一把將柳成林的肩膀拽了過來。厲聲說道;“你以為我大老遠的跑來,是和你開玩笑呀。孩子病的很重,他媽媽又不在家,你做爸爸的怎麼一點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呀。”
柳成林被怔了一下,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胖嬸接著以命令的口氣說:“快跟我一起下山去。”
柳成林說;“有醫生在,我去有什麼用等我忙完了就去”
胖嬸更氣了說道;“有你這樣做爸爸的嗎?孩子一人孤孤單單躺在病床,你卻不管。你就知道幫別人,自己的事情卻從來不操心。”胖嬸做為一個外人都這麼說他。柳成林的妻子劉雨瑾更是無怨無悔,知道自己的丈夫做的是對的,永遠都支持他,可重來沒有像胖嬸這樣說過他。
胖嬸說的的確沒錯,柳成林就是這樣一個樂於助人的人。總是義務幫助鄉親不圖一分錢回報,先把別人的事情做好,然後再考慮自己。有時柳成林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柳成林吞吞吐吐不知道該說什麼。
旁邊一果農說;“林師傅還是去看看孩子吧!孩子要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