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就是挑你二哥的毛病,就不能誇他幾句。”熙瑤笑罵道。
文珞絲毫不怕母親,又道:“是二哥整日說的,什麼‘每日三省吾身’,什麼‘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什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兄弟姐妹們見到他的毛病就指出來。女兒這是聽從二哥的話,若是二哥在這兒,一定會誇讚女兒的。”
“整日就你這樣,文圻和文垠都不這樣。”熙瑤又道。
文珞低頭撇撇嘴,但沒有說什麼。文圻和文垠都是男孩子,文圻還是二娘的兒子,自己身為女孩半開玩笑似的批評二哥幾句沒什麼,三哥五哥要是敢這麼說,會被母親懷疑是不是另有心思。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前二年有一次父親神神秘秘的拉著母親說話,之後母親的神色十分嚴肅,第二日上午研究了半天史書,父親也在乾清宮翻看史書之事許多下人都知道。之後隱隱約約有一股傳言傳出。雖然敏兒當機立斷,將說閑話的幾個宮女全部抓起來,又稟報母親,讓母親在半年內將整個坤寧宮的宮女、宦官換了一遍,使得風聲徹底消失,但當時聽到的傳言文珞可不會忘記。
“夫君,等文垣從蘇州回來了,給他換個差事吧。他在理藩院待的日子也不短了,理番院也學不到什麼,給他換一個能學到東西的衙門。”熙瑤又道。
“不必著急。他今年才二十歲,還是以學習為主,辦差為輔。當初父親在時,爺爺就是讓父親跟隨先生學習,有時協助爺爺批答奏折,外地有什麼棘手的差事才讓父親去辦。理番院的差事當初都不想給他,隻是又想著讓他能夠多見識見識各色人才給的。”允熥道。
他當然不會給文垣任何要緊的差事。他才不到四十歲,自信怎麼也能再活二十年,也就是說文垣至少還得再當二十年太子。曆史上太子當的時間太長,與皇帝大多會慢慢生出許多矛盾,許多時候要麼是太子造反,要麼是皇帝廢太子。允熥不想和兒子走到這一步,幹脆不給兒子多少權力,派他辦差也都是臨時差遣,更不會讓他有與將領打交道的機會。‘文垣,爹這也是為你好。’允熥心想。
熙瑤本想說‘可你當初才十五歲就去兵部辦差了’,但又一想當時朱元璋已經年過六旬時日無多,自己這話好像是咒丈夫也時日無多似的,沒有說出口,隻是又道:“今年他已經年滿二十,也該成婚了。這些日子我再挑選一番,為他選一個合適的太子妃人選。等挑選出了太子妃,再為文圻挑選王妃。為文圻挑選王妃很簡單,他自己已經瞧上了京城勳貴人家的一個小姑娘,我也與你說過,等文垣訂婚後就讓文圻訂婚即可,倒十分容易。文琳和文坤的婚事按理說我這個做嫡母的也應當管,但葉氏和張氏(安嬪)未必願意我來管,隻能夫君多在意了。”
“男人成婚晚一些也沒什麼。你挑一挑,年紀十四五歲的也可。不過可要文垣自己看得上。文垣的脾氣倔,我又不像爺爺那樣對他管的嚴,他不喜歡可沒法強塞給他。”允熥笑道。
“也隻好挑十四五歲的了。”熙瑤道。上次她為文垣挑的人選文垣一個都沒看上,而且女兒不比男子,外地男子若是優秀的總有好名聲傳出來,查訪也容易;女兒卻不會有什麼名聲傳出來,即使有少數傳出名聲來的,也是壞名聲。為了能找到文垣中意之人,隻能再放寬年歲了。
“等文垣回來再說吧。”允熥不願多說,又對敏兒道:“你資助的那個研究蒸汽機的項目又有了進展。咱們去格致院瞧的時候隻能拉動三十來斤的東西,可今日格致院上報,說經過張學熙改進已經能夠拉動百來斤的東西了。而且還有煤礦裝了蒸汽機,抽水十分好用。許多官營的煤礦聽說後也都要引進蒸汽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