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最終定論(3 / 3)

聽到原質的話,無數目光緊緊彙聚在他身上,隨即又偷偷向上瞟了一眼。朝堂之上的官員幾乎所有人都很在意這個問題,都聚精會神的等待陛下的答案。

允熥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掃視了在場的官員一圈,之後才朗聲說道:“朕也知曉,諸位愛卿對此議論紛紛又各執己見,根本不能得出定論。但在朕看來,此事難道不是十分清楚明白?”

“朕記得多年前諸位愛卿議論‘何為人’時,已經有了結果:‘有文字,能將祖上之曆史記載下來以自省,正衣冠、明得失之民,均可為人;若是無文字,無曆史,無禮儀,即使有語言,能與人交談,也不能算人。’昆侖奴雖能學會人語,但無文字,無曆史,無禮儀,如何能夠算做人?在朕看來,昆侖奴並非是人。”允熥直接亮明了自己的結論。

這個結論在許多人的預料之中,但也有很多人對此並不滿意。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林嘉猷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昆侖奴雖無文字,無曆史,無禮儀,但畢竟能夠通禮儀、學文字,譬如蠻夷之於大明子民。所以臣以為昆侖奴應當算作並未被教化之蠻夷,而不是歸為動物。”

“猿猴也能學會人之禮儀,難道猿猴也要算做人不成?那人的概念也未免太寬泛了些。”大理寺卿鄭公智語帶諷刺的說道。他支持昆侖奴不能算做人。

“但昆侖奴與猿猴並不相同。”林嘉猷又道。

“如何不同?”

“昆侖奴除了無文字無曆史無禮儀,膚色很黑、長相也有所區別外,與人差別很小。”

“嘉猷兄,人與猿猴的差別也僅是這些了,將你這番話套在猿猴身上也絲毫不會違和。”

“但是猿猴不會說話。”

“你怎知猿猴不會說話?猿猴的吼叫聲或許就是它們的語言,隻是人聽不懂而已。”

“但是猿猴無法學會人說話。”

“這你可錯了,猿猴能夠學會人說話。前幾年我就見過一個會說人話的猿猴。”

“這隻不過是個例而已,並非所有的猿猴都能學會人話。”

“你焉知昆侖奴個個能夠學會人話?你見過幾個昆侖奴就敢下此斷言?”

“我雖然隻見過兩三個昆侖奴,但曾聽去過海外的商人提起過,大食商人帶到各處的昆侖奴幾乎都會說人話。”

“那應當是能學會人話的會被他們帶到外地,不能學會人話的留在老家。”

林嘉猷正要再說,就聽允熥加重語氣說道:“林卿,朕適才已經說了,昆侖奴就如同猿猴一般,不能算作人,不必再爭論!”

林嘉猷行了一禮,退回自己原來的位置。他不讚同允熥的定論,但陛下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他也不會再辯駁。鄭公智行了一禮,也退了回去。

允熥又掃視了在場官員一圈,又出言說道:“既然昆侖奴不算做人,隻能算作動物,那就不能將它們當做人對待。不得允許,嚴禁任何人從海外將昆侖奴販賣入中原及所有藩國,違者必定重處;些許販賣入中原及藩國之昆侖奴,應當作為寵物對待而非人,應當將其放置在園林之中,遊人觀賞。大明子民絕不能像大食人一般,役使不通人性之動物;今後不許任何大食人或拂菻人帶昆侖奴進入大明與藩國,若有發現應當即可將昆侖奴從他們身旁帶走,放入園林中或責令其立刻帶回去;對大食人或拂菻人也應當重重處置,讓他們知曉我大明之律令,以後不敢再違背。”

“是,陛下,臣等謹遵聖旨。”所有官員都躬身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