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最終定論(2 / 3)

“妾可不敢說。”妙錦不是皇後,此事和徐家又沒關係,才不會多話。不過她想了想,又道:“妾覺得適才夫君的手令寫的不太詳細,著蘇州府諸官員細細奏報,似乎李家不算在內。夫君還是再給李家寫一道手令,命李家也詳細奏來較好。”

“說的不錯。”允熥道:“這是為夫疏忽了。”又趕忙命宮女將筆墨紙硯又端回來,再次寫了手令派人交給盧義一並加蓋印章送到蘇州府。

允熥又坐在床上想了想,琢磨要不要先下一道旨意褒獎蘇州知府,畢竟不論如何,湯宗平定民變都是有功之臣。但他又一細想,萬一湯宗是在構陷李家,下了這樣一道旨意,等事情查清後再處置湯宗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夫君,怎麼還不穿衣服?”這時妙錦已經在宮女的服侍穿好了衣服,回過頭見允熥還穿著單衣坐在床邊,忙說道。

“這就穿衣。”允熥答應一聲,站起來接受宮女服侍。宮女很快為他穿戴整齊,與妙錦一道去用早膳。

妙錦的長子文堃也已經起來了,見到父母趕忙行禮。允熥見他衣著十分整齊,是出門的穿著,問道:“怎麼,今日還要出宮?”

“父親,思先生說有最近的星象觀測記錄需要整理,兒子要去格致院與思先生一道整理。”文堃回答。

“也好,沒準就從這些觀測記錄中發覺一些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允熥笑道。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有一個非常要緊的天文學定律沒有被發現,允熥很期待這個定律被發現,如果發現人是自己的兒子那就更好了。

“是,父親。”文堃答應一聲,躊躇了片刻又道:“父親,能否讓四妹妹也出宮前往格致院?”

“你四妹妹?”允熥看向文堃:“怎麼,文珞與你說了今日想出宮?”

“是,父親,昨天兒子與四妹妹說起今日要出宮去格致院之事,四妹妹也說想要出宮,而且央求兒子求父親答應。”文堃道。

“這,”允熥自己是不在意女兒出宮的,又不是孤身一人,肯定會帶著下人,還有文堃陪伴;但他害怕影響了文珞的名聲。他仔細想了想,覺得文珞若是不張揚,僅僅隻有思澄堂與周偉知曉她去了,在文堃在場的情形下倒也可以,於是說道:“為父記得在思澄堂的公房旁有一角門?你帶著文珞從這個角門走進格致院,不要被旁人知曉。”

“多謝父親。”文堃見他答應了文珞出門,馬上大聲道謝。

“等晚上回來了,文珞自己來謝,為父正好也聽聽她今日在格致院都做了什麼。”允熥笑道。

“出門要注意安全,娘聽說格致院有些人研究奇奇怪怪的東西,還有用到火藥的,可要注意不要被碰到。也要看顧好你妹妹,如果你妹妹磕著碰著了,瞧你回來了娘怎麼罰你。”妙錦囑咐道。

“兒子知道了,必定保護妹妹周全。”文堃忙答應道。

之後允熥與妻兒一起用了早膳,來到乾清宮將今日上朝要說的事情又準備了一小會兒,前往奉天殿去上朝。

每次大朝會開頭的儀式都是一樣的,也沒什麼好說;但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百官剛剛行禮完畢,就有人出列說道:“陛下,自從年前傳出皇七子殿下去往埃及半路見到昆侖奴之後,朝野上下對於昆侖奴能否算作人議論紛紛,士林中人各執己見,難有定論。臣恭請陛下決斷,昆侖奴到底能否算做人。”

出列的官員是原質原希魯。大儒方孝孺雖然尚未到退休的年紀,但因自己身體不好已經於去歲請求退休,允熥百般挽留不住隻能答應;不過他並未返回家鄉,而是留在京城養病,身體好的時候也與其他大儒一起談論儒學、議論政事。他聽聞昆侖奴能否算人這件事後非常重視,反複研究先賢的文字,但始終得不出結論,隻能期望陛下的決斷。他既然已經退休就不能上朝,於是就讓與自己關係極好,同時也是大儒的原質提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