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3 / 3)

“朕隻是擔心這三件事,”允熥又伸手指了指漢洲大陸以東,埃及與京城。“若是這三件事也都圓滿實現,即使朕即刻退位,也不必擔心了。”

……

……

朱褆當然猜不到允熥早已有了控製朝鮮的想法,他來到王後寢宮,詢問王後是否派人送了一封文書至大明,請求大明出兵恢複秩序。金墨玉當然不會承認,她見朱褆用充滿懷疑的目光看向自己,賭咒發誓道:“此事若是我做下的,就讓我天打雷劈!”又拿出剪刀來要尋死。

“不必如此。”朱褆趕忙攔下她,而且打消了對她的懷疑。朱芳遠得知此事後也說道:“此事必定不是王後做下的。”

既然不是王後做下的,那又是誰做下的?朱芳遠與朱褆父子二人都安排人查證此事,想要查出這人。但這並不是現下最要緊的事情,現下最要緊的事情是勸說明軍退兵。朝鮮上下所有聽說過大明的人都知道,憑借朝鮮的軍隊是絕無可能攔住明軍的,隻能勸說他們退兵。朱褆一方麵不斷派人前往平安道和鏡城都護府,勸說明軍將領放緩進軍,一方麵派人去京城,求見大明皇帝。

朱褆的兩個嚐試都失敗了。不論是英王朱鬆還是永王朱允熞,亦或是遼東都指揮使,都得了陛下的嚴令,絕不可聽從朝鮮人的話放緩進兵,違者重處,他們當然不敢聽從使者的勸說;允熥在京城倒是見了使者,但京城中隨即出現朱褆現下仍是朱芳遠傀儡毫無權勢的說法,允熥在召見朝鮮使者時明確提出要朱褆親來京城。這使者隻能趕回漢城將大明皇帝的要求轉告朱褆。

但等他趕回朝鮮的時候,從鴨綠江過來的明軍已經先後奪取或繞過平壤、黃州,逼近開城,距離漢城也不遠了。濟州島的水師掩護陸師在釜山登陸,北上已經打到尚州;永藩的軍隊跨海在江陵大都護府登陸,向西已經進入京畿道。朱芳遠和朱褆,已經被明軍三麵包圍。

見此情形,朱褆說道:“等寡人趕到明國的京城,再見到明國皇帝,再勸說他答應退兵,再等到他退兵的命令傳到朝鮮,漢城多半已經被明軍奪取,即使沒有被奪取也已經被包圍。那寡人還趕去明國有何用處?傳令下去,命各地的將士放棄抵抗,放明軍過來。寡人在漢城等著他們,要親眼瞧一瞧他們會怎麼對待寡人。”

朱芳遠也說道:“既然明國如此對待朝鮮,那就讓明國的真麵目被所有番國瞧瞧。”

消息傳到各地,本來抵抗就不激烈的將士頓時放棄了抵抗,讓明軍接管;有些城池的守將派人同明國將領商議,供給他們糧草,還願意出錢犒勞大軍,求他們不要進入城池,直奔漢城吧。明軍將領也都通情達理,接受錢糧後直奔漢城。沒過多久,大軍就來到了漢城附近。

在朱芳遠與朱褆預料之中的事,明軍並未開進漢城,而是駐紮在漢城周圍,英王朱鬆、永王朱允熞隻帶了幾百個護衛就進入城內來到王宮前,麵對王宮護衛還彬彬有禮的說道:“請稟報朝鮮國王,英王與永王來拜見他。”

侍衛趕忙去傳話。聽到傳話,朱芳遠冷笑道:“明國果然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瞞過其他番國了不成?讓他們進來,寡人要親自問問他們。”朱褆對父親的話也無異議。

很快,英王朱鬆與永王朱允熞走了進來,朱允熞首先對朱芳遠行了一禮,再對朱褆行禮,之後說道:“朝鮮上王殿下,朝鮮國王殿下,你們應當對英王殿下行禮。畢竟上王與當今陛下平輩論交,國王與太子平輩論交,英王殿下乃是陛下的長輩,你們應當對長輩行禮。”

“少說這些虛言了,直言你們要如何對待朝鮮吧。是否要將朝鮮設為朝鮮行省,亦或是加封一位藩王至朝鮮為國君?然後將我們父子,以及所有李氏族人都接到京城頤養天年?若是順服,或許還可以在朝中為官,就像黎澄一般?”朱芳遠,或者恢複本姓李芳遠,又冷冷的說道。

“你怎會如此認為?”朱允熞表現的十分吃驚,說道:“大軍此來是為了平靖禍難,恢複朝鮮秩序,豈是要滅亡朝鮮?”

“而且朝鮮的情形與安南完全不同。安南最後一位王子被黎季犛??所害,郡主嫁給了越王殿下,越王殿下繼承王位十分正當;而現下朝鮮王室俱全,陛下豈會這樣做?”

朱芳遠見他的表情不像是作偽,也有些迷糊,問道:“既然如此,大明皇帝想要做什麼?除了平靖禍難、恢複秩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