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派一個漢人長相的人傳信,肯定會被我軍知道,這一點明軍的將領也應該知道。如果真有什麼消息也送,也應該選投靠他們的當地人,而不是漢人。”
“所以明軍派這人送信是別有用心?那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了傳遞假消息誤導我軍?可我軍的將領也不會就完全相信了供詞。”瓦西姆道。
薩爾哈搖了搖頭。“我雖然研究過許多明軍的戰例,但也猜不出來明軍的將領打算做什麼。但有一點我能猜到,明國秦藩的軍隊大概是要通過西巴爾山口,來到印度了。”
“為什麼?”瓦西姆感覺自己的腦子完全不夠用,不知道薩爾哈怎麼推理出來的。
“因為生擒的是‘從阿富汗過來,要去被明軍控製之下的博納過德城’的信使。漢人的長相這樣顯眼,在阿富汗就會被沙哈魯的士兵或子民發現。可他仍然平安的過來了,說明至少在阿富汗明軍已經得到了一條穩固的軍隊通行道路。既然如此,那秦藩的軍隊應該很快就能來到印度。”薩爾哈道。
“賽義德蘇丹是不是想到了這件事?”瓦西姆馬上糾結起來。不過他很快就不糾結了,自言自語道:“不論賽義德蘇丹是不是已經猜到了,我都應該派人告訴蘇丹。”他隨即大聲吩咐一人走過來,告訴他這件事,又寫了一封書信讓他帶到德裏城。這人領命退下。
“如果賽義德沒有看出這一點,就算你現在派人送信,如果明軍有什麼動作,也已經來不及了。”薩爾哈又道。
“你,就這麼不盼著國家好?你也是天方教徒,國家被明國滅了,對你有什麼好處!”瓦西姆大聲喊道。
“而且賽義德蘇丹豈會看不出來,我隻不過是……”瓦西姆又要稱讚賽義德。可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聽外麵傳來惶恐的聲音:“瓦西姆將軍,又有通報送來!是壞消息!”
“什麼壞消息?”瓦西姆的聲音也顫抖起來,胳膊哆哆嗦嗦的不敢從那人手中接過通報。
“不知道怎麼回事,明國秦藩的軍隊忽然通過阿富汗的山地,來到開伯爾邦,兵臨白沙瓦城下。白沙瓦的守兵毫無準備,一麵抵抗明軍,一麵派人求救。正在圍攻明國塔藩庭藩軍隊的奈迪木將軍帶兵返回救援。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明國朱尚炳的想法就是引誘奈迪木將軍帶兵救援,趁機伏擊援兵。奈迪木將軍也有些大意,被明軍伏擊,帶領的援兵全軍覆沒。”
“奈迪木將軍帶領的援兵全軍覆沒!”瓦西姆倒吸了一口涼氣。奈迪木原本是白沙瓦城的守將,庭藩和塔藩的軍隊打到朗欽藏布江北岸後,賽義德命他參與圍攻明軍,統兵四萬。他帶領的援兵全軍覆沒,就代表著這四萬士兵全軍覆沒。
這對於德裏蘇丹國可是巨大損失。過去德裏蘇丹國總兵力隻有二十多萬,派兵支援孟加拉前才又征召了十萬天方教徒當兵。可這些人仍然是新兵,至少一年內隻能用來守城,拉出去與明軍野戰是不成的。在孟加拉損失了近十萬士兵後,德裏蘇丹國能動用的野戰軍隊隻有十多萬人,損失四萬足以讓德裏蘇丹國無法維持對庭藩塔藩之兵的包圍圈。
“朱尚炳看來很清楚想要打贏戰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攻破多少城池,而是殲滅敵人的軍隊。我記得明國有一句諺語: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句話很有道理。尤其德裏蘇丹國還統治著許多婆羅門教徒,士兵人數減少,不僅在前線無法繼續維持對庭藩塔藩軍隊的包圍,後方維持秩序的士兵也不得不減少,這些婆羅門教徒會做什麼很難說。或許就有過去被欺負得太狠的婆羅門或刹帝利鼓動下等種姓的婆羅門教徒造反。那樣局勢就更加危險了。”聽到通報,薩爾哈也顯現出驚訝之色,但之後忍不住稱讚起朱尚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