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二人身旁的許多人都喜動顏色。孟加拉國之兵一共隻有八萬人,此戰擊潰至少五萬,消滅近四萬,再算上之前攻打麥傑迪城損失的人馬,孟加拉國的軍隊可以說已經接近全軍覆沒。他們攻打孟加拉國其他城池再無阻礙,眾人的軍功也唾手可得了。
“哈哈,他們肯定都在誇大戰功。”朱高煦卻忽然笑道:“沙阿南下一共隻有六七萬人馬,這些日子攻打麥傑迪城又戰死數千人,適才又逃走了至少上萬人馬,如何能夠擊潰、消滅這麼多孟加拉國之兵?”
“命令將士們收兵回營,明日一早再清掃戰場。”藍珍打斷朱高煦的話,出言道。
“是!”傳令兵們收斂自己的情緒,答應一聲,調轉馬頭各自而去。藍珍也帶人返回軍營中。
“蘇王,縱使將領們的功勞有誇大之處,但也不能當麵說出。不論如何,是以首級計算功勞,他們誇大擊潰的人馬也無妨。”藍珍又低聲對朱高煦說道。
“將軍說的是。”朱高煦答應一聲,但心裏並不服氣。他在自己的藩國為君,一向要求手下的將領奏報戰功的時候要誠實,如果誰謊報戰功必定有懲罰,對於藍珍的說法並沒有接受。但藍珍是功臣宿將,他不願得罪,隻能這樣說道。
藍珍見他的反應就知道他並不服氣,但也沒有再說什麼,與他閑聊起來。
“今日雖然大獲全勝,但其實十分驚險。若是沙阿早動用火炮一會兒,麥傑迪城或許就會被攻破,城中的守兵或許就會全軍覆沒,張輔也或許會戰死或自盡。幸好沙阿最後才下定決心動用火炮。”藍珍說道。
“確實如此。真是幸好沙阿最後才下定決心動用火炮。”朱高煦也心有餘悸地說道。普通士兵多傷亡幾個沒什麼,但若是張輔戰死或自盡,他可沒法向文垚交代。
今日同孟加拉國之兵交戰的策略,幾乎完全是朱高煦一人想出來的。麥傑迪城被孟加拉人包圍的消息傳到諾阿卡利城同一日,文垚聽聞又有後續兵馬趕到南哈迪亞島,急忙返回島嶼讓他們盡快啟程前去解麥傑迪城之圍。
當時趕到南哈迪亞島的軍隊正是朱高煦統領的蘇藩等五個藩國的軍隊。朱高煦聽到文垚的話,馬上帶領著一萬多人馬又坐船來到諾阿卡利城,又親自帶領三千騎兵趕往麥傑迪城。
當時沙阿已經指揮孟加拉國之兵開始攻城了,葉宜偉幾次帶領騎兵攻打孟加拉軍大陣,試圖幹擾他們攻城,但一直沒能成功。他聽聞朱高煦又帶領三千騎兵趕來,十分高興,當即說道:“蘇王殿下,合殿下與臣之兵共計六千人馬,又都是騎兵,足以趁其不備擊垮孟加拉人一處軍營。孟加拉人在一處軍營被擊潰後定然更加注意防備,必定減少攻城,如此一來麥傑迪城多半就能守住。”
但朱高煦思量了好一會兒,說道:“葉同知,雖然如此一來定然多半能夠守住麥傑迪城,但也僅隻如此了。”
“下官敢問殿下之策?”葉宜偉問道。
“依照孤的計策,不僅能解麥傑迪城之圍,還能重創孟加拉國之兵,甚至一舉將此時麥傑迪城外的人馬全殲。”朱高煦先說了這麼一句,之後說出了自己的計策。
“之後三日,至少還能有三萬人馬趕來孟加拉。孤與你這數千騎兵攻打孟加拉人大陣固然不成,但絞殺孟加拉國軍探馬足以。從明日起派出騎兵絞殺四麵的孟加拉軍探馬,蔭蔽戰場,再命援兵分批趕來,但均於三日後某一時辰趕到麥傑迪城南三十裏之外,之後趁孟加拉人攻城之時忽然出動攻打孟加拉軍後背,可一舉重創其軍。孟加拉國一共隻有八萬人馬,此地至少有六萬,若是能夠將其擊潰,則孟加拉國無兵可用,之後可乘勝奪取達卡城,滅亡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