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禮。”允熥又道:“現下吾要以天子的身份對你們二人說:朕將這部書集賞賜給朝鮮,是要讓朝鮮士人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尤其是汝等王子,更要勤於讀書,而非將之束之高閣。”
“臣必定聽從陛下教誨。”朱褆與朱裪又忙答應。
之後允熥又說了幾句話,大意也是囑咐他們千萬不要讓書籍蒙塵,也一定要認真保管,就讓他們退下了。朱褆與朱裪忙行禮退下。
“沒想到陛下的賞賜竟然如此豐厚!”離開乾清宮後,朱褆再次十分驚訝的說道。
“陛下真是心係天下之皇帝!”朱裪更是由衷讚歎,馬上又道:“縱使隻是五百卷,其價值也遠遠超過朝鮮進貢之物,陛下對朝鮮真是太厚待了。”
他們兄弟又讚頌幾句,朱褆道:“明日一早就去史館挑選書籍?”
“弟弟恨不得現在就去。弟弟要明日一早五更前就起床吃飯穿衣,宵禁解除後馬上前往史館。”朱裪道。
“你去那麼早也沒有用處。”朱褆道:“要到辰時史館才開門,你去早了不過是在門口等著,也看不得裏麵的書。咱們就等著大約卯時正起床,絕不至來不及。”
朱裪平抑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知道大哥說的不錯,隻能答應。
“明日你打算挑選什麼書?”朱褆又問道。
“古籍。《鑒文大典》並未將所有的書籍全文錄入其中,部分書籍隻是節選了最要緊的部分。但所有的先秦典籍例外,每一字都錄入其中。正好朝鮮國內的古籍不多,又都是高麗時代傳下來的書籍,無這次大明從民間發現的部分以為已經失傳的古籍,弟弟正好帶走一份。”
“不過古籍字數也不算多,一百多卷綽綽有餘,剩下的就選曆代大儒的注解及史書。雖然陛下說要遵從孔聖本意,曆代大儒又或多或少曲解了孔聖人的本意,可既然他們能夠成為大儒,對孔聖本意的理解必定比常人更好,多讀讀他們的話對理解孔聖本意也有好處,隻是要注意分辨曲解之處。”
“至於史書,則是因史書可以為治國提供借鑒,父王最喜歡的書籍即是史書,將曆代史書都帶回去。不過就是若將所有史書都帶回去,五百卷恐怕不夠。”朱裪說道這裏,忽然想起來曆代的史書眾多,不要說他還想帶古籍與大儒批注,就算隻帶史書回去五百卷也不夠,隻能開始琢磨舍棄哪些這次不帶回去。可他想了一會兒,他們已經走到了皇城內還因舍不得放棄任何一卷書無法下決定,歎了一聲:“真盼望陛下盡早將整部《鑒文大典》賞賜給朝鮮。等返回國內後我要與父王說,請求父王明年增加對大明的朝貢之物,讓陛下多回賜朝鮮些書籍。”
“五百卷正好。”朱褆卻忽然說道:“若是再多,父王未必願意接受。父王雖欣賞愛讀書之人,可保存這麼多書籍增加耗費,其中又有一些書籍被父王看作無用之書,未必願意要。所以你也不要太貪心,今晚或明日將要選的書籍選好,回去慢慢看。若是看完了,可以向父王請求再次出使大明來京城看書。”
“不過這也說不好。父王這樣喜歡你,陛下對你也讚賞有加,父王或許就會願意多從大明接受一些書籍呢,”朱褆又笑道。
“大哥說笑了。”朱裪笑著說道。
“大哥可不是說笑。為兄先後兩次出使大明,雖然陛下表現的對我也十分喜愛,也賞賜過東西,但從未因此改變過回賜之物!可這次你一來京城,就變了回賜,足以見得陛下對你十分喜愛,還在我之上。”朱褆隨口笑道。
朱褆隻是隨口一說,但朱裪卻覺得這話不好,忙說了一句:“大哥說笑了”。之後忙岔開話題。朱褆也沒有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