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2 / 2)

當然,他們家會比這兩家強些。鄧家和湯家太倒黴了:鄧愈洪武十年就去世了,兒子鄧鎮的女兒是李善長的外孫女,受牽連被殺,世襲的爵位也沒了;湯和死的晚,死於洪武二十八年,但他的長子、少子都戰死,比他死的還早。這也罷了,可湯和長子湯鼎的長子湯晟,湯晟的長子湯文瑜都早逝,使得湯家在相當長的時間沒有成年的家主,即使名義上還有爵位,有什麼用?不可避免衰敗。

但即使有允熥扶持,他們家如果一直不能出人才,早晚也會衰敗。‘好在繼宗爭氣,雖然達不到點兵多多益善的程度,也至少能將兵十萬。允熥也願意任用他,我們常家總算又能至少延續一代。’

“我也見過文垚,他年輕氣盛,撥給他指揮的將士也至多萬人上下,必定不會願意交給旁人指揮;雖然珺月是繼宗之女、繼宗是他的長輩,放在他頭上也不好,大約隻能由一名功勳卓著的副將親自統領。我想著,讓繼宗統領兩三萬人做參將,與文垚分來領兵。”常升繼續說道。他雖然不會去印度,但影響將領安排的能力還是有的,何況是安排自己的兒子。就算他直接去和允熥說,允熥也會答應的。

“繼宗的長子將來要留在京城繼承爵位,次子可以讓繼宗帶去孟加拉,一是曆練,二是將來就留在孟加拉落地生根。除了繼宗之子,繼宗的兄弟也要打發幾個出去。繼姚這樣一無是處的就留在京城吧,在京城還有咱們管著不至於為非作歹,在孟加拉沒人管得住犯了事惹文垚厭惡可不好;派去稍微有點兒本事的。”常升繼續說道。

常森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過來一會兒常升說完,他才說道:“繼峰要不要去印度積攢資曆?”常繼峰是常茂留下的孩子,幾經波折被常升找回來,今年二十二歲,身上有一個世襲指揮使的世職。但他卻更喜歡讀書,要走文官路線,五年前考中秀才後入國子監讀書,去年年底剛剛畢業。

常升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罷了,就不要安排他首批去印度了。咱們家吃占一些也就罷了,吃得占得太多也不好。而且他剛剛畢業,還沒做過官,貿然去印度對他也未必是好事。”

“也好。”常森答應一句,伸伸懶腰道:“二哥,可還有旁的事情?若是沒有,弟弟回去想想將哪幾個還算成器的人派去印度曆練。”

“咱們家的事,已經沒有了;但還有一事,與咱們家也有關,我要和你商量商量。”

“何事?”

“是,罷了,咱們兩個現在去找藍珍喝酒,與他商議。此事藍珍應當還不知曉。”

“二哥,”常森奇怪的問道:“這件事也是官家命宦官剛才傳的話吧,若是未派人告訴藍珍,那官家也未必願意讓他知曉。”

“通常時候是這麼個道理,但這次的事情不同。而且這次的事情算是好事。”常升笑道:“走吧。”一邊說著,他站起來。

“那弟弟就和藍珍一起聽聽是什麼好事。”常森也站起來,笑著答應一句,和他一起離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