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1 / 2)

“官家不以咱們這樣的人家的女兒為正妃,隻是擔憂對朝政影響過甚;可文垚即將被加封至印度,距離京城數千裏之遙,如何能影響到朝政?自然就不擔心了。不擔心影響朝政,自然可以珺月為正妃。”常升說道。雖然他沒有被允熥召見,但這麼大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實際上,藍珍出宮後就將允熥的真實目的告訴了他,李景隆告訴了徐膺緒。他當然也會告訴自己的弟弟常森、長子常繼宗。

“要將文垚封到印度!怪不得!”常森吃了一驚,但也明白了這麼做的道理。“而且雖然據傳印度之兵戰力極低,可總有些精銳,而且印度地大物博,統兵之人若是不能對所轄之兵如臂使指,征伐印度也不容易。派去的將領也就罷了,必定能夠壓服將士,可如同文垚這樣剛剛加封的藩王未必可以。可若是珺月嫁給他,和咱們家交好的將領就會服從他的命令,指揮將士就容易多了。允熥的好算計。”常森冷笑著說道。打仗和其他不同,如果沒什麼名氣,所部將士很可能擔心由於你的錯誤指揮導致軍隊戰敗、自己戰死,從而歪曲甚至拒絕執行命令,僅僅身份高是不可能讓將士們都聽命的。

“你也不要冷笑。官家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而且這對咱們家也有好處,狡兔三窟的道理你也應該懂得。徐家六年前就開始在海外做安排,派增壽在蘇藩做左相,還將自家的兩個小輩派去曆練。現在咱們家也可以在外海安排了,這是好事。”常升說道。

“而且即使旁人聽不到,你也不要將直呼官家之名。文垚也就罷了。”他又囑咐道。

“我也知道這是好事,隻是心裏還是覺得不舒服罷了。”常森說了一句,恢複正常的語氣繼續說道:“除了咱們家,藍家、李家等人家也會借此在印度安排吧。不過,他們家都沒有女兒嫁給未就封的宗室,現下除了文垚也沒有適齡婚配皇子,做安排可不容易。”

“也未必一定要有姻親,隻是沒有姻親安排起來更費力一些。可印度是大明周圍最後一片富庶之地了,若是不在印度做安排,難道讓自己的兒孫去漢洲?”常升道。

“我瞧著漢洲也不錯,官家也重視漢洲,沒準將來去了漢洲的人之後代日子過得最好。”常森笑道。

常升也笑了幾聲,說道:“好了,不要開玩笑了,說正事。朝廷和南洋藩國大約要半年時間準備好同孟加拉國之戰。再算上運送糧草、將士、彈藥等的時間,大約要十一月份同孟加拉國開戰。官家安排文垚成婚大約是九月份,十一月份去印度指揮用兵打仗也正好。”

“咱們兄弟不會打仗的名頭大家都知曉,就不必強占一個副將的位置了;但是繼宗一定要去。他經過安南之戰和西南幾次剿滅叛匪之戰,他現在也有了善戰的名頭,比咱們兩個的名聲還好些,若是我與他各指揮一支兵,分派給他的將士會更聽從命令。”

常升說這話的時候絲毫沒有不高興的神色,一直樂嗬嗬的。要不是他姐姐嫁給了懿文太子朱標,現在的皇帝是他侄兒,他們家多半已經和鄧家、信國公湯家一樣逐漸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