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求封(1 / 2)

“你去印度?”允熥輕聲嘀咕一句,琢磨起來。

“皇兄,不要想了,妹妹又不是自己帶兵去印度,而是與夫婿一起去,又什麼可考慮的。而且妹妹七年多前還帶兵打過仗。”昀芷又道。

“這可不同。你七年多前那次隻是臨時統領,當日就返回城中;若是真的帶兵去印度打仗,就要久在軍中,這可與臨時統兵完全不同。”允熥順嘴解釋道。

“可是皇兄,當初,就在那次妹妹統兵追擊蒙古人回來後,你說妹妹以後也有統兵的機會;五年前也說過一次。身為天子,金口玉言,豈能說話不算。”昀芷又裝出可憐相。

“皇兄又沒說不許你去統兵打仗,你急什麼。”允熥笑道。

“那皇兄是答應了?”昀芷馬上不裝可憐了,驚喜的問道。

“原則上同意了。”允熥道。

“又是‘原則上’,”昀芷撅起嘴說道:“每次一聽皇兄你說這三個字,就不放心。”

“好,皇兄說錯了。”允熥又笑著說道:“皇兄會讓你統兵打仗的,但到底如何,還要想想。畢竟女子帶兵久在軍中可不方便。史書上可沒記載唐代的平陽昭公主在娘子關帶兵打仗的時候如何安排的。”

聽了這話,昀芷表情又變得高興起來,剛要說什麼,忽然聽熙瑤道:“你們兄妹這是聊什麼呢,這麼高興?”

“是啊皇兄,妹妹也是很久才入宮一次,這你隻顧著與四妹說話,都沒和我說幾句話。”昀蘊也笑道。

“好,皇兄多與說話。”允熥笑著說了一句,不再與昀芷聊,轉過頭與昀蘊說話。昀芷也側頭與敏兒閑聊起來。但她心裏想著:‘既然皇兄已經答應了,這幾日就不與皇兄說這件事了。過些日子,大軍要出動攻打印度前再與皇兄提起吧。’

……

……

之後數日,雖然大多數衙門仍然隻有一兩個人值班,當然也不會有明發的邸報,但京中大多數官員都知道了大明要出兵懲戒位於印度的孟加拉國之事。鑒於孟加拉國並未對大明稱臣,而且阿拉幹也確實幾次向大明求援,即使是反對對外用兵的人也說不出什麼理由來,隻能以浪費民力抨擊。不過這樣的官員已經很少了,大多都在閑職,也沒人在意他們的話,所有武將,和相當一部分文官都讚頌陛下的決定。還有人因傳聞的出兵太少而上奏折,請求重重的懲罰孟加拉國,多派將士。文官武將都有。

允熥當然不會搭理這樣的奏折。他隻要看一下上奏折的人的衙門就知道他們為了什麼。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大都督府總政治部(兵部)和總後勤部的,還有少數戶部的,派兵越多他們就越能上下其手撈錢:打仗時候到底用了多少糧草、刀槍、彈藥根本就沒法細查,正是撈錢的好時候。

其他衙門的人則開始鑽營,要想方設法調入征伐孟加拉國的軍中。對於武將來說,和平時期想升官太難了,看著幾年前就因為參加了伊吾之戰、安南之戰的資曆相當、年紀相當、出身相當的人也沒立多大戰功就比自己高一品,沒趕上前兩次戰爭的都不想再錯過這次;文官也差不多,伊吾之戰後凡是當時在伊吾的文官,不論做了什麼,全部記為上上,優先提拔,大家這次也都紛紛爭搶起來。尤其是正四品要向三品邁進的官員,從四品到三品官位陡然少了很多,大多數文官一輩子隻能在四五品打轉,多得到一個上上的評價就多了一分升官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