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人的勸說不在點兒上。一開始痛哭是真的為恩裏克三世英年早逝而傷心,後麵則摻雜著因為他自己的辛勞付之流水,自己家想要重新崛起的希望也變得渺茫而傷心,他一直再勸他不要為恩裏克三世去世傷心驢唇不對馬嘴。
但他的這番話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克拉維約又哀傷了一會兒,心裏想著:‘恩裏克三世陛下已經去世,國內最支持我的人已經沒有了,我想要在國內脫穎而出就隻能找其他人幫助。我與阿隆索的因為都一直受到恩裏克三世陛下的喜歡十分熟悉,關係也不錯,他又是出身大貴族,恐怕我以後想要在國內受到重視還需要他的幫助。所以現在絕對不能得罪他。’
想到這裏,克拉維約勉強將悲傷的情緒趕出腦海,將對恩裏克三世的懷念塞進心裏,讓大腦專心聽和思考麵前的人——這個他將來需要的幫助的來源,也是兩年多以前和他一同出使撒馬爾罕國,但在被允熥接見過後沒有選擇來明國的首都而是返回卡斯蒂利亞的阿隆索·唐·吉哈諾——的問話。
阿隆索·唐·吉哈諾返回卡斯蒂利亞後,帶回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歐洲,就連他自己都沒預料到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撒馬爾罕國雖然從未攻打過西歐,但帖木兒在地中海東岸,在東歐的戰績仍然極大的影響著西歐,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西歐無數統治者的心。這是他沒有選擇和阿提拉或拔都一樣入侵西歐,不然偉大而且光榮的‘上帝之鞭’的稱號就要多一個人享有了。
可這樣強大的國家竟然被明國擊敗了,那明國該是有多強大?一時間,無數貴族邀請吉哈諾去講述伊吾之戰的經過,他或者克拉維約寫的有關這一戰前因後果和作戰經過的文字也在整個歐洲傳播。漢人將軍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人的嘴邊,徐暉祖、藍珍、曹行、宋瑄等人的大名為歐洲過半貴族和教士所知,成為了第二批世界級名將。(第一批是拔都時代的蒙古將領)
與此同時,這個國家在傳說中又是十分富庶的地方,是流淌著牛奶、蜜水的地方,是遍地黃金的地方。這樣一個即富庶又強大的國家引得歐洲人更加推崇,一時間,馬可波羅死前口述的《遊記》變得更加流行,無數歐洲的學者,開始研究大明的文化、文明與製度,迫切希望得到有關大明的文明的書籍。
商人們對於大明的文化、文明與製度倒是不太關心,但他們對於大明願意同他們做生意、而且商路的北線接近打通十分高興。誰不知道大明的商品賣到歐洲就是天家?所以急切的希望與大明盡快開始做買賣。
就這樣,在抱著不同目的的多方促成下,吉哈諾很快再次啟程,前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