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1 / 2)

“尊敬的國王陛下,希望您還記得上一次您的仆人羅伊·哥澤來茲在給您的信件中所寫到的事情。”

“主的紀年第1404年2月份,帖木兒汗國的大汗帖木兒忽然決定出兵東征由賽裏斯人——突厥人與蒙古人稱之為契丹人——組成的國家,明國。”(他選取了幾個拉丁字母拚成了讀音大概相同的單詞)

“這是相當突然的事情。雖然自從我來到撒馬爾罕城後就聽說了帖木兒打算東征明國,但據說原本打算是在3、4月份出兵。我不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最終的結果是帖木兒提前發動東征。”

“帖木兒動用了他手上二十四萬主力軍隊中的二十萬,留下大約四萬人防守撒馬爾罕城等重要地方。另外,他還征召了三十萬牧民跟隨大軍一起東征,為士兵提供糧食、牛羊,運送各種物資,以及在攻城的時候充作炮灰。不過他後來有了更加合適的炮灰。我最近還聽說帖木兒已經決定繼續從國內征召牧民。”

“5月份帖木兒的大軍占領了阿拉山口。這是從西察合台汗國至東察合台汗國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險要。隨即帖木兒派出手下的一名將領薩爾哈迅速進兵,要趁著明國人反應過來前奪取其它的戰略要地。”

“但在阿拉山口與明國人實際控製的哈密中間,是東察合台汗國的地方。我原本以為該國的大汗沙迷查幹會帶兵抵抗,但這些蒙古人仿佛與我從小聽說過的曾經肆虐於東歐、西亞地區的蒙古人不是一個物種,沙迷查幹在聽說帖木兒派兵東進後馬上帶領部族東逃,使得薩爾哈輕鬆占領了富饒的古爾班通古特盆地,又派兵攻占了另外一個戰略要地烏魯木齊。”

“大約在此時,分封在哈密的明國封號為秦王親王朱尚炳知道了帖木兒帥兵東征的事情,派人向其本部求援,並且加緊完善哈密城的防守。”

“帖木兒也知道朱尚炳不會在哈密城束手待斃,也不會東逃,所以除了留下少數軍隊防守烏魯木齊城以及包圍吐魯番城外,總人數高達近五十萬的軍隊全力東進,在六月底全部抵達哈密城外並且馬上開始攻城。”

“城中的明軍抵抗非常激烈。城中原本有兩萬到三萬士兵,在被包圍前又有七萬援軍抵達,所以城內的正規軍至少有九萬人,再加上必然要被征召的平民,從兵力上來說帖木兒並不具有太大的優勢,即使他的攻城物資比城內的守城物資要多。”

“所以當攻城戰進行了四天後,帖木兒下令將被抓住的賽裏斯人驅趕出營地,以他們為先導攻城。”

“這個野蠻的作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還是沒能攻克哈密城。並且自此之後城頭的明軍麵對這樣的情形也不再手軟,隻能起到消耗明軍士兵力氣和箭矢的作用,但這些無防護的賽裏斯人損失卻很慘重。因此帖木兒後來決定停止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