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模完工後就利用它製造鑄炮的鑄模。鑄模是把粘土等不同的土與水混合成的泥灰塗在陽模上。模具徹底幹燥之後將陽模取出,方法是將鑄模頭尾部切開,取出陽模內芯的支撐物,拉出纏繞的草繩。因為陽模表麵塗了一層蠟,所以在取出的時候比較容易。炮尾的模具是單獨製造的。
隨即打造型芯,由附著在鐵條上的粘土製成,一般是圓柱體的形狀。型芯被裝入主模具中,裝在主模尾部的用鐵打造的芯撐和模具炮口用粘土打造的圓環會把型芯固定在合適的位置。
單獨製作的炮尾陰模和炮身鑄模重新組合在一起,焙燒模具使其完全堅固,最後模具被炮口朝上的整個埋進熔爐旁邊填實壓緊的土坑裏。
然後就是澆築鐵水銅水。澆鑄完成後再過十二個時辰再將模具與造的大炮從泥坑裏挖出來。再等著炮身完全涼下來後將鑄模打碎,清理炮身上殘餘的灰渣。到此為止,一門大炮就算鑄好了。
“不過,之後還需對炮膛鏜光,就是讓炮膛內光亮能夠反光之意。但雖然鏜光能夠讓大炮的炮膛內更加整齊,但也無法讓炮膛內變得如同削出來的鋼板一般光滑,仍舊會有凹凸不平之地。並且膛光十分不易,即使是手藝最精湛的工匠也難以很快完成。”
“並且這其中鑄造泥模最為重要。泥模必須烘得幹透,否則外表雖幹,裏麵濕潤,一遇融成水體的銅鐵,則生出潮氣,鑄成的火炮就會有蜂窩,施放時大炮容易炸裂傷人,草民在安南鑄造大炮的時候就曾因此炸裂過好幾門大炮。烘幹泥模往往要一個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陰寒天氣,則須兩三個月。”
“陛下,草民並未與大明的諸位工匠交流過鑄炮之法,也不知現在大明的鑄炮之法比之臣的鑄炮之法是優是劣,若是優於草民的鑄炮之法,也不知草民的鑄炮之法能否有長處。”黎澄說道。隨即垂手低頭侍立。
他說完這番話,本意是等著允熥將大明鑄造大炮的工匠叫來或者讓他去鑄造大炮的地方與工匠談論,得出他鑄造大炮是優是劣。但好半晌,他都沒有聽到從身前傳來聲音,不由得好奇起來:‘陛下這時在想什麼?’
他哪裏知道,允熥此時有些驚喜。他因為要召見黎澄,所以提前了解了一番大明現在鑄造大炮的方法,知道黎澄所說的的方法與大明現在的法子差別不大,都是使用泥模鑄炮,但是在細節上卻有所優化,比如鑄造泥模時采用的加強筋。這將使得大明鑄造大炮的工藝有所提高。
‘古語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看來確實有道理。即使是一個小國也未必沒有大明值得借鑒的東西。’允熥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