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另外那人說道:“文人們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雖然這些文官兒未必個個都能算得上是君子,但也不會動手。”
“更何況,即使他們動手了,咱們兩個上去勸解能有什麼用?他們大多可都是朝廷命官,他們會聽咱們兩個的話?萬一碰到了誰,咱們兩個可就不是被斥責一番了。”
正說著,從東麵又有一人走進公租房這個坊,走到正在激烈辯論的文官附近,想要分開人群走到裏麵去。
“這是,中書舍人陳瑛?”一個警察道。
“就是陳大人。聽說他是陛下的親信。”
“既然如此,他說什麼,一定是經過陛下首肯得了?”
“應該就是如此。”
“那看來這次的辯論就要結束了。陛下的親信豈會隨意出言辯論此事?定然是有了十分重要的證據。”那個警察說道。
而此時站在木板前的宋麟等人,想的和他是一樣的。前些日子陳瑛一直沒有出言,一張大字報都沒有貼,此時忽然出現,一定是有了他認為難以辯駁的依據。宋麟不由得停止了說話,握緊拳頭看著陳瑛。
許多人都如同宋麟一般想,所以漸漸的場內竟然悄無聲音,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已經站到中間的陳瑛。
陳瑛頗為享受這種注目,掃視了一圈後才咳嗽兩聲,問宋麟道:“宋學士,學生請問,《論語》中一共有多少個‘女’字?”
宋麟有些莫名,但還是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論語》,答道:“《論語》中一共有十九個‘女’字。”
“不知這其中通‘汝’字的一共有幾個?”
“陛下,一共有十八個‘女’字通‘汝’字。”
話音剛落,宋麟就反應過來,很驚訝的說道:“莫非孔子的本意,這剩下的一個‘女’字也通‘汝’字?這句話的本意是……”
“是‘惟汝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陳瑛大聲說道:“《論語》中一共十九個‘女’字,其中十八個經過曆代大師鑒別,都必定是通假字。那這僅存的一個‘女’字,如何說它不是通假字?”
“更何況,若這個字是通假字,也不是說不通。此言出自《論語》第十七陽貨篇,若是‘女’通‘汝’,此句意為:(陽貨)你這個小子和小人一般難以相處。”
“若這個字確為通假字,那孔子就從未說過對女子不屑的言論,即使女子仍舊要聽從男子,也不必像理學派所說的卑下。”
“這。”頓時,現場響起一陣抽氣聲,隨即許多人與身旁的人議論起來。
陳瑛提出的觀點太新穎了!或許在很久以前也有人懷疑過這個‘女’字是否是通假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董仲舒對論語的解釋成為正統的解釋,雖然後世也不斷有人對他的解釋進行質疑,但從未有人懷疑過這句話,因為這句話的含義太清楚了,甚至不讀書的農民都能聽明白。也因此理學派即使用這句話作為自己辯駁的根本,也沒有仔細分析過‘女’字是否可能是通假字的問題,從而現在被陳瑛一舉駁倒。
若是平時,這句話被重新解釋對理學派算不上太大的打擊,但現在這句話是理學派同其他學派辯論的重要依據,若是原來的解釋被推翻,理學派就會馬上陷入危機之中。
“你這隻不過是一家之言,雖然其餘十八個‘女’字都是汝字,也並不能據此以為這個‘女’字也通汝字。”宋麟反應過來,大聲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