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濟州島養馬(2 / 2)

允熥知道價值觀問題是無法溝通的,所以隻能說道:“孫兒認為我大明非常需要一個完全安全的養馬之地。不然對付塞北蒙古會付出更多不必要的傷亡。”

老朱卻誤以為允熥還在想著瞿能打仗傷亡過大的事情,又說道:“允熥,將軍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勝負而不是傷亡,如果仗打輸了,以後再想贏回來付出的代價要比當時的傷亡代價要大得多。”允熥隻能盡力表現出誠懇的樣子表示接受。

老朱同樣批了一些字,並把這份折子放到寫有‘禮部’字樣的框裏,然後拿起‘鳳陽府奏報淮河治水’的奏折,對允熥說道:“淮河治水當然是很重要的事情,特別是鳳陽府既有你曾祖父的皇陵,其管轄的泗州又有我大明先祖祖陵(注1),更是重中之重。不過淮河泛濫洪水都是在春夏季節,現在已是深秋近冬,所以這是必須要處置不能留中但不必十分著急的事情。”

然後還是自己先看了一遍奏折內容,然後再讓允熥看一遍。

允熥現代就喜歡結合曆史看地圖,能一天除了吃飯其他什麼也不幹光看地圖看一整天。現在到了大明,也喜歡在知道某地發生某事的時候看地圖找到發生事情的地方在哪。泗州祖陵和鳳陽皇陵當然也是特別關注的事情之一。幸虧允熥是皇孫,不然愛看地圖是要出問題的。

所以允熥一看奏折奏報的地點腦海中就浮現出那裏的地圖,知道這次治水修堤的重點就在祖陵附近。然後他又細細看了幾遍奏折,思索一會兒。

過了一會兒他說道:“爺爺,從這個折子來看,今年夏天洪水肆虐時鳳陽府的堤壩應該是並未出問題,所以這次府衙請求修整泗州附近的堤壩應該隻是有備無患。”

老朱讚許道:“這次你說的不錯!夏天時鳳陽府的洪水並未肆虐,甚至整個淮河流域的堤壩都未出問題。那麼你覺得該怎麼處理這份折子?”

允熥已經想好了,說道:“爺爺,孫兒覺得今年夏天堤壩雖然未出問題,但是泗州一代堤壩極其重要,可允其修堤之事;但是,孫兒知道,蒙元末年之所以遍地烽火,就是因為治水之事,這頻頻治水會不會對大明有不好的影響?”

老朱說道:“前元豈能和我大明相提並論?即使有一二蛀蟲,也必可發現並除去。這次就允了治水之策。”本來老朱雖然很關心祖陵,但是也對於這次修不修堤壩無所謂,但是聽允熥這麼一說,還就必須修了。

然後老朱在折子上寫了幾行字,又說道:“這治水雖是淮安府上奏,但是由工部負責,所以奏折應該發到工部,讓其處理;並謄錄副本發回淮安府。”說著,把奏折扔進了寫有‘工部’字樣的框裏。

======================================================

注1:朱元璋的祖父和曾祖父葬在泗州,所以朱家祖陵在泗州。鳳陽是朱元璋父親和叔叔,還有三個兄弟以及兩個侄子下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