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老朱拿起‘華庭縣巡檢司奏報朝鮮入貢’的那份奏折,對允熥說道:“藩國入貢,特別是朝鮮國是立國以來的首次入貢,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過這樣的事情,除了遭受其他藩國入侵的求救折以外,其他的很好處理,隻需轉禮部和理藩院接待。這次朝鮮國是首次入貢,讓禮部稍稍提高一下接待的規格即可,並不需其他處置。”
不過老朱雖然是這麼說了,但還是自己看了一遍,然後讓允熥看看,並說道:“你看看即可,不用特別注意。”
但是允熥拿起折子一看,卻發現一個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被老朱忽略了。
允熥一開始也沒有認真看,隻是隨便掃幾眼而已。但是他不經意間看到上邊寫著:‘……請大明皇帝陛下賜予我國濟州之島……’的字樣,馬上精神起來。
濟州島在曆史上一度是個獨立國家,國號耽羅。西元1105年被高麗正式吞並,設立耽羅郡,後改為耽羅縣。蒙古人在西元1206年崛起之後,於西元1211年就征服東北,然後沒費多大力量就打服了高麗,讓他臣服。但是一部分不服蒙古人的高麗人逃到了濟州島,蒙古人一直到西元1273年才出兵征服這裏。
然後蒙古人順勢就直轄了濟州島,一直到西元1380年才因守島之人向高麗投降結束統治。不過高麗這次並未將其劃為本土,而是立了一個傀儡來統治。但大明當時未予承認。朝鮮成立後接手了濟州島,現在來向大明正式請賜。
允熥還真不知道濟州島現在還算是大明的地盤,但是他現在既然知道了,就不會再讓它歸朝鮮管。他對老朱說道:“爺爺,你注意到朝鮮請賜濟州島的請求了嗎?”
老朱說道:“爺爺看到了,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允熥一聽就知道老朱對於這種事情並不在乎。在老朱看來(明朝之後的皇帝也差不多),一個小島而已,有什麼要緊。老朱可是在正式立國以後,把直隸、浙茳兩省沿海的除了舟山群島之外的所有島嶼統統放棄的,所以現在把一個島嶼賜給朝鮮並不在乎;更別提在他看來朝鮮管著和大明管著也沒啥區別。
但是允熥不這麼想。已經放棄的島嶼著急也沒用,但是濟州島並未放棄呢。而且要是現在濟州島賜給了朝鮮,並且以後自己‘融合’朝鮮的策略失敗了,可能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所以他現在得想辦法勸說老朱。允熥深知他的觀念與老朱不同,所以得找其他理由。他想了想,說道:“爺爺,孫兒聽說濟州島是很好的養馬之地,我大明現在好的養馬之地都在長城一邊,極易受到北狄侵擾,有了濟州島作為養馬之地就可以緩解這一情況。”
老朱說道:“交給朝鮮養馬也可,需要時從朝鮮要就是了。”
允熥回道:“爺爺,這本國直轄,與藩國代管豈是一樣?若是大明直轄,則需要用馬時直接調配即可;藩國代理怎麼會這麼方便?”
老朱對於賜不賜濟州島給朝鮮是無所謂的,現在看允熥這麼堅持,並且確實是馬匹很重要,就說到:“那就依你的意思,不把濟州島賜給朝鮮。讓太仆寺在那裏設立濟州牧監,並設立一個主簿廳,任命正六品主簿一名,兼管民政。”
允熥目的達到,心中舒暢,表情自然而然就多雲轉晴。這當然被老朱看出來了。他問道:“允熥,濟州島是海外小島,地狹民少,如果不是適宜養馬,不過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地而已,何必如此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