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當天晚上,卞為鸞招集各隊長以上的軍官,三十六人聚集一堂,眾人來一起總結這一戰的得失成敗。
“首先我想說明一點,我想就遼東這次征戰奴爾哈赤發表一些看法,想上書新任遼東經略,甚至是朝廷,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在總結此戰之前,卞為鸞想就未來的薩爾滸會戰明軍所犯的錯誤上書,希望能夠挽救遼東大軍,那麼未來的日子,自己也會好過很多。
哪知全體遭到了三十五人的強烈反對,即所有人反對,守戰之事,甚至築城,有時練兵也是如此,從來都是文臣自行商議,大明朝廷可以仔細聆聽七品的監軍文臣的意見,並仔細權衡,反複討論,可以爭吵上幾個月,但卻從來不會考慮哪怕是最高級武將發出的任何聲音。
莫說你小小的千戶,就是遼東最高級的將領,各位總兵大人,遼東方麵和朝廷也不會考慮的,而且,這會嚴重影響到蓋州衛軍的前途,因此也就影響了各位軍官的前途,說了非但沒有絲毫作用,反而壞處不小,萬萬使不得。
難道我是吃錯了藥,這種情況實在是太恐怖了,簡直令人無法相信這一切,這是什麼年代?什麼打法?還讓不讓人活?莫非我是到了公元一萬六千幾百年?
卞為鸞想了許久,會議現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搞不懂卞為鸞想幹什麼,卞為鸞最後臨時想了一個無奈的對策,正在完善,過後還要仔細推敲。
在這一場戰鬥中,蓋州衛軍暴露出來一些弱點,盡管經過了五個半月的嚴格訓練,除了尚武精神,士兵們的基本軍事素質都不差,最大問題是欠缺實戰經驗和鎧甲問題。
這一點守城時還體現不出來,但遇到與後金軍野戰時,就顯出了蓋州衛軍的這種缺陷。
在後金軍攻城時,蓋州衛軍能保持著良好的章法,進退有序,配合得當,各兵種互相支持。
至少在戰鬥中,全軍並沒有出現畏敵怯戰,而且在戰鬥中也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水準,證明蓋州衛軍平時的訓練是卓有成效的。
卞為鸞當然知道,一支偉大的軍隊,絕不是單靠訓練就能達到的,必須要經過戰爭的檢驗。
因此蓋州衛軍的強軍之路,雖然還非常漫長,但卻以經朝著這個方向在前進了。
不過現在時間緊迫,不可能讓蓋州衛軍慢慢成長,而且蓋州衛軍同樣也經不起大的挫折,無論是時間還是人力,卞為鸞都耗不起。
戰後總結,就是最好的方法,卞為鸞希望從現在開始做起,毎一戰之後,都要做詳細的總結,並且保持下去,成為蓋州衛軍的一個慣例。
“諸位,那說一說你們的看法,我們有那些不足之處,如何彌補和提高?”卞為鸞有氣無力道,好像靈魂出竅。
營房中央是一張臨時拚湊的奇醜無比的長桌上,眾將依據自己的職位和資曆,分別坐在長桌兩側,而卞為鸞坐在長桌的上端頭,謝富坤負責做會議記錄,僅僅限於軍事方麵的。
眾將對這種會議已經不覺得新鮮,馬上就有人發言,卞楊平首先道:“營長,以我看來,對付後金軍,火槍是最有效的武器,尤其是學武火槍,不管二層曱或三層甲的後金兵,跟無甲兵一樣,隻不過我們的鎧甲單薄了一點,要是有頭盔一樣的防禦效果就相當好,其次手掌和雙腳是這次主要受傷的部位。”
卞為鸞輕輕點點頭,這個問題他也想到了,不過隻是鎧甲,那可是昂貴的武器裝備,朝廷能給你人手一套就不錯了。
見自己的意見得到卞為鸞的更定,卞楊平也十分高興,而其他人見了,也都有些躍躍欲試。
卞炳輝接著道:“營長,我覺得不如在城牆後麵再修幾座台子,也不用很高,高過兩尺就行了,這樣城牆作戰的時候,火槍兵就可以退到高台上去,火槍兵的效果會好一些。火炮也要有炮台。”
卞為鸞衝他也點了點頭道:“你的建議也不錯,隻是炮台比較難弄,要看城牆的寬度而定,這些作為長期守城是可以運用,短期內是很難建成的。”
兩個人發言,都得到了卞為鸞的表揚,其他人也紛紛勇躍了起來。
卞大用講道:“營長,我們在城外可以多挖了三條壕溝,可以阻擋建奴的車輛前進。”
卞德鋒道:“營長,城牆上的位置有限,應該輪流上城防守,這樣可以始終保持士兵們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