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職研究生是一種非學曆教育,是在職人員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研究生課程的一種方式。畢業後雖然也頒發碩士畢業證,但學位證書是沒有的。
按照目前華夏的教育體係,全日製研究生是含金量最高的,他們既有學曆也有學位。但相對而言在職研究生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工作。
在職研究生的專業課要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計劃,參加考試取得相應的學分之外,還必須通過國家專門設計的英語、政治及專業全國統考,合格後才有機會申請學位。而且這個機會還不是人人都有的。每年各所學校都有一定的名額。
有些人在職研究生畢業都十年了也沒輪到申請學位的名額。目前華夏的本科後教育分為全國統招碩士、統招在職碩士、在職專業碩士、在職同等學力申碩四大類。前兩種都有學位和學曆,而後麵兩有學曆無學位。
第一類是大多數人考的;而第二類是那些工作後參加研究生統考的;第三類那就是少數關係戶考的而且含金量不高;第四類則屬於先上車後買票,通過率低,還有一定的風險,也許幾年下來什麼都撈不到。
雷濤就是第三類。這主要是因為他的本科學曆是自學考試的學曆,和申鐸他們這種全日製的本科生有著根本的差別。
所以在看到雷濤那個藍條之後,申鐸的心裏多了一份輕視之意。他的成績很好,在本科階段就幫著南宮策做了不少助教的工作了。所以在薑悅麵前他一直都是以大哥哥的身份出現的。
聽到薑悅說還沒領書,他笑著說了一聲:“書回頭我幫你領好了,先跟教授去研究室吧!”
南宮策今年接了一個任務。申鐸他們這些研究生到校之後,他準備召集學生們開個會,把任務分派一下,讓這些學生們幫著他一起完成。
薑悅點了點頭準備跟著一起走,就在這時南宮策朝雷濤低喝了一聲:“你愣著幹嘛!跟著一起來。”
雷濤其實是在想要找個袋子把這些書給裝起來,就這麼老捧著,分量雖然不重可關鍵是不好拿。剛剛已經走神了的他聽到南宮策的這一聲低喝,連忙尷尬地笑了笑跟了上去。
申鐸是知道南宮策準備叫他們這些學生去開會做什麼的。他沒想到南宮策竟然會叫雷濤這麼一個在職生也一起參與,這倒是有些奇怪了。不過回頭一想,就算是成立一個工作小組,那也總要有些跑腿打雜的人吧!這麼一想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南靖大學文博學院的建築遺產保護專業有一個華夏古建築遺產保護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發了“代表性建築與古建築數據庫”。
在南靖大學文博學院內,有一個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建築曆史檔案館。在這檔案館裏擁有國內最多的建築類孤本、善本圖書及各地古城和古建築的曆史圖檔資料。
以南宮策為首的古建築遺產保護研究所除了日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經常承接上級交予的各種建築遺產保護項目,迄今已經有了500多個項目獲得了成功。每年在這方麵國家撥付的科研經費都是以千萬計算的。
“大家都到了……”走進研究室之後,南宮策看了看屋子裏的十一個人。這些人都是他科研組裏的成員,加上申鐸和薑悅還有雷濤這三個今年剛收的研究生,總共十四個人。
看到南宮策走進來。他們的大師兄,已經留校任教,今年剛剛評上講師的陳文琿站了起來:“老師,市裏麵剛剛打電話過來,說是讓您出席明天的市委常委會。這件事看來市裏麵催的很急啊!”
“搞科研搞技術,哪裏急得來哦!”南宮策搖了搖頭不置可否地說了一句話,也沒說去還是不去。他轉身示意雷濤他們三人先坐下,就徑直走到了研究室前麵去了。
雷濤捧著一大摞書四下看了看找了個角落把書放在桌子上坐了下來。薑悅和申鐸也各自找了地方坐下。
“上個星期,學校交給我一個任務。就是要研究一下南靖大報恩寺的重建和保護計劃……”南宮策開口沒有廢話直接進入了主題。
在座的這些人都很認真的聽著南宮策的講話,有些人還拿出了本子和筆做著記錄。
南靖大報恩寺!
這幾個字在雷濤聽來,想法就和其他的學生不同了。在雷濤的印象裏,南靖提出要重建大報恩寺,已經提了快四年多了。2003年的時候,重建項目首次向境內外公開招商引資。
2004年,南靖市政府公示了一套《大報恩寺琉璃塔暨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設計方案》,宣稱要將重建的大報恩寺打造成為“古都風貌的核心標誌地段”。可雷濤今天聽到南宮策剛剛接下這個任務。這也就是說這個項目都已經對外招商了,卻還沒有進行專題研究保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