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鮮卑細作(二)(1 / 2)

徐朗微微點了下頭,“盧公所言極是!”

其實他也沒把這兩人往死裏整的打算,反倒比盧植更擔心這兩人受不了狄傑的二次審訊,相比於盧植而言,他更了解狄傑,也更清楚二次審訊時這兩人會遭遇什麼。

想到這,他喚來了一個侍從,在低聲叮囑幾句後,這人點頭應命,出了大殿,跟著太史慈等人的腳步,追了過去。

與徐朗所想的那樣,他這邊和盧植剛沒說上幾句話,真就不過一刻鍾左右,太史慈便返回了太守府,手裏還拿著份墨跡未幹的爰書。

徐朗從太史慈手中取來,快速地瀏覽了一番,很顯然,與剛才相比,這回所得到的有用的信息更多了,同時也對狄傑的辦事效率甚是滿意。

這兩個年輕人分別叫做於仲和於季,跟徐朗之前猜想的一樣,此二人的確是鮮卑人派來的細作,來擾他軍心,探他軍情的。

除此之外,這兩人竟是上穀郡子民,亦為兄弟。

按理說以這些年鮮卑人年年劫掠侵擾的事跡,上穀郡境內很少會有窮苦黔首會為鮮卑人效命,但這兩人不一樣,他們為了自己被當作人質的妻兒老母,卻不得不做這些違心的勾當。

不過他們說的倒不全是假話,至少鮮卑首領軻圖這人還是存在的。

而據他們交代,這回鮮卑人南下劫掠的部隊的確隻有數百騎,準確地說是三百多騎,而這也跟徐朗得來的情報差不多,所以這部分情報度可信度還是有的。

相比於之前侵擾上穀郡的鮮卑人,此次南下的三百遊騎更為精銳,都是部落裏的精英戰士,比上次劫掠上穀郡的強悍許多,更重要的是他們俱是鮮卑大人魁頭的手下。

若是放在從前,徐朗定是不知這魁頭是誰,但北麵的鮮卑如今可是自己外在的最大隱患,經過這陣子了解,整個鮮卑內部情況他已經基本熟知。

就在他來上穀郡的前幾年,也就是光和四年,讓鮮卑迅速強大起來的單於檀石槐忽然暴斃,其子和連繼立。

可這和連既沒有其父親的雄才大略,又有好色、斷決不公等諸多毛病,且剛接過他父親位置不久,便在劫掠時被人射殺而死,其父親檀石槐好不容易擰成一捆繩的鮮卑勢力也被他差點折騰散了。

可這事還沒完,因和連也是突然暴斃,兒子騫曼尚且年幼,其兄之子,也就是魁頭就趁勢代立。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原本日漸強大的鮮卑雖有些勢頹的跡象,大漢北境邊防也獲得了輕微的喘息機會,但這並不代表代立的鮮卑大人魁頭手下就此沒了銳氣。

所以這次徐朗所麵對的敵人絕不是之前所能比的。

至於於仲和於季的任務,就是進入沮陽城,將鮮卑人大軍到來的消息散布出去,讓那些客商為避禍患就此逃離沮陽城。

這麼一來,沒有了城牆的保護以及士卒的護衛,鮮卑人就可以盡情對這些商隊劫掠了。

除此之外,於仲和於季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刺探城中軍情,確定城中大軍是否會出擊。

不過很顯然鮮卑那邊並不覺得他們能做到這點,不然也不會連碰頭人和如何將這些消息傳出去的方法都不告知。

看到這個審訊的結果,眉頭緊鎖的徐朗長呼了一口氣,隨即命人把爰書傳遞給了盧植等人翻閱。

盧植看過之後,冷哼一聲,白花花的胡須也是隨之亂舞,“哼,這些鮮卑蠻子,當真覺得我大漢好欺麼!”

看著盧植一副幾欲拍馬出征的模樣,徐朗暗自苦笑了一聲。

盧植的性子便是如此,年歲雖漸長,但報國的心卻是依舊炙熱,也幾次跟徐朗提及小範圍的反攻鮮卑之事。

反攻之事,徐朗也想,不過奈何他手中僅僅三千帶甲,再加上朝廷那邊的旨意不明,從建寧元年開始,就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熹平六年難得主動出擊,卻是大敗而歸,再加上太平道之亂不過剛撲滅,餘孽依舊在各地為患,大漢王朝已經無法支撐大規模的戰鬥了。

這也是盧植隻跟徐朗提及小範圍反攻的原因,因為他深知其中利害,一旦這反攻沒控製好,與鮮卑徹底開戰,那麼所有的壓力都會落在徐朗的身上,甚至不排除在局麵控製不住時將徐朗人頭祭出抵罪。

所以徐朗也是很清楚,對於最大禍患的鮮卑,他必須先隱忍,等到有了更強大的力量之後,再談大範圍的反攻,當然了,這批進入他上穀郡劫掠的鮮卑人他是得好好“招待”的。

這個時候,沮授也看完了爰書,微微歎了口氣,沉聲道:“若是這消息真的傳開,恐怕那些商賈未必有此辨別能力,就此中計,而且他們所圖絕非僅僅隻是沮陽城內的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