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背詩?(2 / 3)

這一回不僅采薇驚訝無比,就連酒宴之上的其他原本冷眼旁觀之人也都接二連三地好奇了起來,有些的則是捂起嘴竊竊私語,猜測這袁仁到底是怎麼知曉這些的。

“俺覺得這廝就是瞎猜的!”舉起銅卮仰麵灌了一口酒,今夜喝得爽利的張飛蹭了蹭一旁還搭理自己一下的劉備、管亥,嘟囔道,“要不就是你們之前見過!”

得意的神色陡然浮現在袁仁的臉龐,停住了腳下的步伐,袁仁扼腕徐徐解釋道:“采薇乃詩篇名,出自詩裏小雅,主要講的就是戍卒返鄉的,再加上據我所知,劉同和那公孫丹都是讀過些經書的,能專挑此詩篇為名,必然有蹊蹺。”

“噢,原來如此!”

“看來還是讀過書的厲害呀,從名字就能猜出這些!”

聽完袁仁的解釋,那些原先茫然不解的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乃鴻都門學之人,詩中風雅頌早已了然入心,猜出些端倪並不奇怪。”袁仁輕笑了一下,不為人察覺間瞥了一眼主座的徐朗,並顧盼了一下四周之人,又道,“不過話說回來,這酒宴既有了歌舞,怎能少了詩賦呢?”

“不知在座諸位有多少人聽過這首采薇呀?”

點到此處,袁仁不再說下去,而是偷偷睃了幾眼附近人的神色,尤其是方才恍然大悟的那幾人。

在座的諸如甄逸和沮授等熟讀經書之人,詩中名篇無一不知曉,可他們對如同跳梁小醜般的袁仁,都是不願搭理,自然默不作聲,而其他部分人像是太史慈、關羽這樣略懂一些的,也大都和前者一個態度,對這袁仁不予理睬。

這樣一來,人群中剩下來的就都是諸如張飛、管亥等這樣完全一竅不通的了,而他們又會有多少人聽過這首采薇呢?

見眾人要不完全不理睬自己,理睬自己的又紛紛搖頭,袁仁想吃了顆定心丸般,向主座的徐朗請示道:“府君,諺雲:‘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當今天子設鴻都門學就是為了更好教化百姓,既然在座這麼多人都沒聽過這首采薇,不如我代府君吟誦與大家聽,也算為大家解乏解悶。”

“你會有這麼好心?又是在打什麼壞主意吧!”徐朗心裏如此想到,可嘴上卻答應得十分爽快:“準了。”

“諾!”

袁仁見徐朗答應的如此爽快,得了徐朗允諾之後的他登時喜上眉梢。不僅僅是因為他又得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而喜悅,還因為徐朗落入了他設好又一圈套的而竊喜。

袁仁望主座上的徐朗拱手微微一笑,心中卻是惡狠狠道:“一介粗直武夫,待會等著丟臉吧!”

隻見袁仁略微斂容後旋即轉身,輕咳了一下嗓子,隨即抑揚頓挫的吟詠了起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袁仁一開口,適才默不作聲的人無一不在心中暗歎道:“這廝,還有點本事。”

不得不說,鴻都門學作為專研辭賦、小說、尺牘、字畫的官方學院,對學子在這些方麵的造詣提升效果還是有的,而袁仁不愧為鴻都門學的學子。

從他吟詠時的表現來看,他在學習吟誦吟詠的這方麵上,至少還是下過不少功夫的,尤其是他吟詠時才用到的嗓音,帶著古樸氣息極具特色,不消一會兒,原本酒氣熏天的大殿在他的吟詠聲中瞬間悄然彌漫起了詩書氣息。

隨著袁仁抑揚頓挫的吟詠開始,在他那優雅古樸的嗓音,與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獨特吟詠方式搭配下,就連張飛都安靜了下來。

聲起聲落,眾人仿佛回到了數百年前的西周,看到了那位渴望返鄉的戍卒,感受到了他那顆思歸炙熱的心。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念到此處,袁仁倏爾停頓了下來,而沉浸於袁仁吟詠的眾人也是將四散的心神抽離了回來,往袁仁所在地方看去。

“怎麼了?怎麼還停住了?”

巧的是,此時停下來的袁仁也正望著徐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怎麼停下來了?”主座上的徐朗親自問道。

躊躇了許久,袁仁這才吞吞吐吐道:“府君,接下來就是最後一部分了,我在想教化乃府君分內之事......要不這最後一部分要不府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