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土地丈量的數據……”
除了對常山郡人口進行了細致性的普查,袁朗還特地抽調了三百多人的軍士對轄區之內的土地進行了粗略的丈量。
因為沒有現代化的丈量設備,所以袁朗采用的是馬匹勻速騎行丈量法,也就是用軍士騎在選出來的馬匹上對轄區內的所有土地進行了一次騎行,然後根據半個時辰(也就是時速)平均速度對土地進行了加減乘除合算,最終得到了一個粗略的數據出來。
此外,袁朗還命人對這些土地進行了評估,哪些是適合耕種的、哪些是屬於哪個鄉村、氏族或無主的,對這次土地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一次丈量、評估,更要說明的是,袁朗還命人對境內的河流、山川進行了統計,並結合土地丈量繪製了一張較為詳細的常山郡全貌地圖,可謂是開了這個時代的先河。
袁朗此時正捧著甄儼遞上的數據報表細看,他這一看頓時發現,這裏麵的問題不小,全郡土地利用率才百分之五十幾,有一半的土地或閑置,或荒蕪,或被氏族霸占、或被官府扣留不用,或用以私建住宅等等,這樣一來,就使得農民可獲得的農田數量遠遠達不到各人所需水平,從而日積月累,造成了如今溫飽問題很難解決的局麵。
田畝分攤到人,看來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分攤田畝,這裏麵要牽涉很多氏族的利益,他們是土地最大的擁有者,如果從他們手上拿土地使用權,恐怕要費不小的力氣。
如今的常山郡還不算富庶,袁朗麵前還有很長的一條使民安居樂業、溫飽的路需要去走。
麵對如此複雜的問題,袁朗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他不是處理內政的高手,像這種事,應該交給張白騎這樣的能人來處理才行。
說起張白騎,袁朗剛好昨天收到了張寧的來信,說是張白騎在黑山養病很順利,斷臂的傷情已經得到了緩解,並且現在已經可以下地走動了,而更好的消息是,黑山上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已經達到了往年以來富饒的最峰值,不僅人人吃得飽穿得暖,而且醫療、教育、田畝開墾,家園建造都取得了不小的發展,尤其是培養了一批後起之秀,比如濮陽興,他本是袁朗收留個一個難童,如今這小興子可不得了了,人才十三四歲,就已經在黑山學堂當起了小老師,已經開始帶學生了,不可謂不出乎袁朗的意料。
張寧在信中向袁朗提了一點讓他興奮的事情,那就是黑山根據地給黃巾軍培養了一支三萬多人的預備隊,隻要常山郡要得著,立馬就可以派遣一上將帶領他們衝鋒陷陣。
也就是說,袁朗黃巾軍的準確數字不僅僅是常山郡駐紮的四萬多人,還是加上黑山上的,一共達到了七萬人之多,這個軍隊的規模在很多群雄裏麵已經還是排得上號的了,估計除了幾個特別大的軍閥外,就要數他袁朗了,當然,袁朗對此必須保密,因為這是他的王牌,輕易是不能告人的。
“報,黃帥,有急件!”
議事廳外,突然有侍衛持了一件竹筒進來,袁朗認得,這是他派出去的斥候常見的情報收集、彙報用的東西,想必是又有什麼新的消息從外麵傳來了。
“下去吧!”甄儼從侍衛手中接過竹筒,隨後恭敬的遞給了帥位上坐著的袁朗,說道,“將軍,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