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莫不是沮授,沮公與?”
袁朗抓著對方的手,激動的連忙追問道。
沮公與嚇了一跳,他本是奉韓州牧之命前來迎接府外的貴客,至於貴客是何身份,韓州牧並未對他言明。
此刻貴客他沮公與是接到了,可是對方這讓人驚詫的行為,使他有些莫名其妙起來。
“區區在下,正是沮授,閣下識得某?”
沮授想掙脫開袁朗的束縛,可是在得知他的身份後,袁朗將沮授的手握得就更緊了,口中更是興奮的像個小孩似得,嚷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緣一見,真是雖死無憾啦!”
“咳咳,黃帥,有點過了啊!”張燕見袁朗有點失態,連忙給他使眼色,並且在無果之後,直接出言提醒袁朗,請他注意自己的身份。
也難怪袁朗見到沮授會激動,沮授何人也?
沮授乃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史載他“少有大誌,擅於謀略”。曾為冀州別駕,舉茂才,並當過兩次縣令。後來又當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
袁紹占據冀州後,沮授獻計,讓袁紹占領冀、青、幽、並四州,並建議袁紹以自己當時的軍事影響力,迎接在長安的漢獻帝至洛陽,以挾天子而令諸侯,從而平定天下。袁紹聽後大為歡喜,立刻表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
占領冀、青、幽、並四州,是沮授為袁紹構造的軍事目標,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則是政治目標。
袁紹聽取了奪取四州的建議,而且他也做到了,所以袁朗當時的軍事實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諸多割據勢力中最強大的一個。可是後來袁朗聽信了郭圖的建議,郭圖認為複興漢室無望,迎立天子隻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袁紹不想受漢獻帝的約束,於是放棄了沮授給其提出的政治構想。
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次年曹操卻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獻帝遷都許縣,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使得袁紹在政治上始終處於下風,臨死都沒再翻身。
期間有個小插曲,就是袁紹分別將手底下的冀、青、幽、並四州,分別交給自己的三個兒子以及外甥去管理,當時沮授就反對這麼幹,他認為這是給日後的弟兄反目埋下了伏筆,可是袁紹一意孤行,最後在其死後,三兄弟果真因為爭位而大打出手,使得曹操占了大便宜。
其後袁、曹兩大軍事勢力之間爆發了官渡之戰,最終曹操以弱勝強,以袁紹的失敗而告終。在撤軍的時候,袁紹隻顧自己逃命,丟下了大批的兵卒和謀臣,這其中就走沮授。
沮授被俘後,被押見曹操,他堅決不降。曹操見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陣營,感到可惜,歎惜若早點認識沮授,那天下現在應該大定了。沮授雖不降,但仍獲曹操厚待,可是,後來沮授密謀逃回袁紹陣營,事敗被殺。
看到這裏,我們已經知道,沮授事個擁有大智慧、大局觀,以及對未來敏銳洞察的這麼一個謀士,。
可是他的結局卻是悲情的,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沮授能看清未來的形勢,卻沒能給自己挑選一位明主,這是他失敗的地方。
袁朗自然知道沮授的現在以及將來的命運,他之所以這般激動,一來是因為見到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臣謀士,二來是因為,沮授遇見自己,如果能為己所用,那豈不是可以更改沮授那懷才不遇、悲情而終的人生命運。
“閣下,閣下,你這是……”
沮授顯然是被袁朗抓疼了,可是他手無縛雞之力,怎麼也掙脫不開袁朗的魔爪。
“奧,對不起,唐突先生了,在下‘黃巾軍’袁朗,還請先生一定要記住,日後若有所需,還請不要客氣!”
麵對袁朗近乎癲狂的熱情,沮授感到有點不適應,可是他畢竟是飽讀詩書之人,自身的涵養極高,所以他雖然心有疑惑,卻沒表現在了臉上,仍是一臉堆笑的繼續給袁朗引路,隻是心中一直有個疑問,這人說對自己久仰大名,難道知道的名聲已經蜚聲在外了不成。
跟著沮授轉過一條長長的回廊,袁朗看到前麵出現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大殿。此時的大殿裏並沒有因為深夜的來臨而顯得冷清,反倒是燈火通明,其內更是鼓樂之聲大作,更伴隨著一群人的歡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