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到什麼了就寫手術記錄?您老人家手裏的腔鏡晃的跟大擺錘似的,能看到啥!
“好好做手術。夏醫生,清除膿苔及膿液,約900ml。”鄭仁道。
“哦,哦。”夏華連忙用心記下來。
“下麵鬆解粘連,然後該打開下肺韌帶了。”鄭仁繼續說到。
呃……都做到這步了?
夏華努力的看著屏幕,想從中找到下肺韌帶的影子。
眼前操作的位置看著倒是很像,隻是鏡頭貼的太近,沒有整體直觀的影像,他也無法確定正在切開的是不是下肺韌帶。
鄭仁鬆解下肺韌帶後打開了縱膈胸膜。
分離鉗子像是手指一樣靈活,很快就把食道暴露在視野中。
“你慢點動,讓夏醫生看一眼,要不回去手術記錄沒法寫。”鄭仁道。
“隨便編唄,反正都是一樣的過程。”蘇雲道。
“喏,夏醫生,看見了吧,食道有破口,長約2cm。周圍組織比較脆,無法進行一期縫合。”鄭仁道。
夏華仔細看,等蘇雲把鏡頭拉開,他才看到食道距離賁門5cm左右的位置有一個破口,周圍一片慘白,還帶著少量的膿苔。
食道的縫合本來就極難,因為食道管壁彈性比較弱,勉強縫合,張力大,局部血運不夠好,術後很容易出現壞死的情況。
夏華還在估計破口要留什麼樣的引流條,才能把濃汁以及滲出物都引出來,避免胸腔、縱膈內進一步的感染。
要二期手術,這是夏華的第一判斷。
可是二期手術的時機不好選擇嗎,而且食管的二期手術和胃腸道的不一樣。
腸道要是有類似的問題很好解決,做個造瘺就行了。就是排便異常通路,患者有些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
可是食管要是等二期手術,患者就要通過鼻飼進流食,或是靜脈高營養來維係。
營養要怎麼保證呢?
“夏醫生,你來協助蘇雲做剩下的工作。”鄭仁道。
夏華開始犯愁起來。這時候,鄭仁說話的聲音傳到耳朵裏,他怔了一下,隨口回答道。
“呃……您呢?”
“喂,你有沒有聽病情分析?”蘇雲這回真的不高興了,要不是鄭仁下台,碰了他胳膊一下,險險開台的時候留下來的止血鉗子就砸過去了。
“你還真準備做沒把握的二期手術?”蘇雲鄙夷道,“下覆膜防返流支架,術後7天患者可以進食,術後14-28天的時候根據情況回收支架。”
夏華靜靜的聽著,他覺得肯定是哪裏出現了問題。要麼是自己的理解有問題,要麼是自己的認知有問題。
總之……
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出在鄭老板的身上。
覆膜防返流支架,這個耗材是什麼意思,夏華能懂,但是他沒見過。
應該是帶一個袋子,防止胃液返流,導致帶膜支架壁被侵蝕漏了。
可是下完支架,術後14-28天就能回收?食道能長上麼。
“那之後呢?”夏華問道。
“之後看情況,要是食道能長上就好嘍,手術成功,患者出院。要是長不上,雖然可能性不大……你們腔鏡室的力量怎麼樣?”蘇雲問道。